【今天卡文……碼的慢了點……親愛的們晚點再來看吧~抱歉喏><】
陽明十二年十月,廢後楊莘月焚宮自盡,椒房殿一夕成灰燼。陽明十三年,陛下令人重修椒房殿,在原址之上重建亭台水榭,仿效舊製。新後方氏受封之後,便由昭明殿遷入椒房,一應布局,悉如從前。
子歌站在椒房殿的正門前,明晃晃的日光打在臉上,讓她一時看不清那高聳的碧瓦朱楹、飛簷峭壁。陡峭的層層台階蜿蜒而上,她低下頭,慢騰騰地踩上階梯,心裏卻有種故地重遊的惆悵。
這偌大的皇宮中,便數椒房殿承載著子歌最多的兒時記憶。彼時父親尚是開國元勳,姑姑又是母儀天下的皇後,她曾無數次出入後宮,在殿中調皮搗蛋、打碎的瓷器數不勝數,與高禎在庭院裏練劍、蹴秋千,乖乖地坐在席間聽家人閑談。
閣中佳人今何在,檻外琴川空自流。
“南詔郡主穆羽蓮到——”
一名宦者尖細的通報聲將沉浸於舊憶中的子歌驚醒,她低頭隨著蓮兒踏入殿中。
鳳榻之上端坐著一個蠶眉鳳目的女子,雖已過盛年,卻因保養得當,看起來依然頗具姿色,舉手投足間,無不散發著雍容華貴的氣質,想必卻是皇後方氏無疑。
“蓮兒見過皇後。”蓮兒斂衣行禮,方氏輕輕頷首,臉帶笑容地請蓮兒上座。
在方氏下首坐著一位麵容白淨、神態溫和可親的女子,她抬眼看了看蓮兒,笑道:“我時常從書中讀到,南詔國氣候溫潤,物華天寶,生得女子個個姿容俊俏。我過去還不太相信,今日見著郡主,方知道什麼叫做‘驚為天人’。”
蓮兒羞赧地笑了笑,該如何與後妃對答,卻是之前在瀟湘館練習得最多的,因而便不假思索地答道:“娘娘謬讚了,蓮兒也是見過兩位娘娘之後,方明白何謂‘國色天香’,娘娘的氣度舉止,卻是蓮兒學不來的。”
方氏與她相視一笑,婉聲說道:“舒妃腹有詩書氣自華,宮中一般的人都不如她這樣才德兼修,就連本宮也想效仿她,放了幾卷女史在枕畔,卻總是沒有心思細細品讀。”
舒妃眉眼含笑,語氣裏卻帶了點淡淡的自嘲:“姐姐有六宮事務壓身,自然不如我這個無牽無掛的人這般閑適。在宮裏閑來無事,除了為皇太後整理佛經之外,便隻有讀點雜書為樂了。”
舒妃……
子歌悄悄瞥了她一眼,見她恬靜地飲著茶水,頗為安然自得,心裏油然升起幾分敬佩。她在翻閱青鸞報時,曾讀到過關於她的隻言片語,隻覺她是一名奇女子,便也留心收集過不少。
舒妃林雅舒,為安國侯林騫的堂妹,當年甄選秀女時,因家中書香門第、才氣過人,被舉薦入宮,伴於皇太後身側。本想侍茶禮佛,了此一生,但後來陛下有意籠絡幾名功侯,便將她從太後身邊討來。她雖一直無所出,卻因安國侯在朝中穩固持重的地位、太後對她的關愛,及自己安閑處順的氣度,頗受高陽敬重,近年來先封嬪,再進妃位,如今已是唯一一位沒有子嗣卻居貴妃之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