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們社會的進步,或許並不令人意外的是,基本的營養物質如挑戰、反饋、聯係和渴望,這些在佩裏的生活中很缺乏,也逐漸從我們許多青少年的飲食中被剝奪了。隨著社會的變革和進步,曆史上充滿了這種權衡。例如,當水手第一次學習跨越海洋時,壞血病就會成為一種令人不安的、神秘的常見疾病。水手在陸地上毫不費力攝取的營養物質(在本例中,是指維生素C)就會在他們的飲食中不被發現地溜掉了。同樣,當我們學會充分利用汽車時,之前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固定運動項目就被丟在一旁了,心髒病也就可怕地出現了。當技術讓我們以加工食品為生時,纖維素往往就從我們的飲食中消失了,癌症的發病率就飆升。
在所有這些情況下,解決方案並不必須是回到前一時代的原始方式。事實上,一旦我們理解了這個問題,答案往往會很簡單。隻要在船上飲食中添加柑橘類水果,壞血病就可以被避免。每天鍛煉30分鍾,將在很大程度上給我們的身體彌補因依賴汽車而錯過的東西。一旦我們認識到纖維素的重要性,它就會變成飲食中一個相當容易的添加劑。
青少年也是如此。一次又一次地,我們發現,當我們一個接一個地將缺乏的營養物質添加回青少年的飲食中時,他們就會幾乎奇跡般地、充滿能量和熱情地複蘇了,這些能量和熱情似乎已經遺失在童年時光的某個地方。
●反習得性無助
許多年前,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開始研究暴露於懲罰環境而沒有逃跑機會的動物。動物們被安置在一個它們無論怎麼努力,都看不到反饋或成功的情境中,它們沒有辦法逃避眼前的壓力。塞利格曼發現,這些動物形成了一個強大而又固定的反應,看上去像是抑鬱,並且有時可能是致命的,一種被他稱為“習得性無助”的狀態。甚至,當行動的機會呈現給這些可憐的生物時,他們往往隻是焦慮地等待著。他們變得消極,幾乎不能照顧自己。在沒有幹預的情況下,他們很快就經曆了從置身於一個無助的情境中,到變成一個無助的生物的發展曆程。
因為我們社會的變化,使青少年“遠離”大部分場所,在這些場所裏,他們的行為可能對自己或他人真的很重要,所以當我們開始看到,人類行為模式與那些塞利格曼在動物身上觀察到的行為模式很像時,這一點兒也不令人驚訝。幸運的是,塞利格曼的研究不是故事的最後結局。在塞利格曼進行他的研究後不久,哈佛的埃倫?蘭格和耶魯的朱迪思?羅丹(他們都知道塞利格曼的研究),對養老院的老年人進行了一項幹預實驗。蘭格和羅丹給一些在許多方麵都與塞利格曼實驗中的動物一樣無助和消極的被試機會,去適度控製和適度影響他們的環境,這些被試又開始表現得像成年人,而不僅僅是年邁的孩子。這些老年人被給予簡單的活動,如整理房間、照顧植物並被允許選擇參加哪個養老院的活動。在這些老年人身上,所要強調的是,他們能為指導自己在家庭裏的生活負責。這個簡單幹預實驗的卓越結果表明:在研究過程中,那些被允許給予自己的生活多一點控製和投入的被試,死亡的可能性僅僅是他們那些不幸同伴的一半。蘭格和羅丹實驗的效果、投入和影響,簡直是挽救了人的生命。
對於青少年來說,一個好的而又有點兒令人吃驚的消息是,我們一直在討論的問題,似乎都沒有涉及他們的大腦,或者他們的激素。因此,我們相信青少年可以從我們適度的、精心引導的、解決被試習得性無助的幹預措施中所收獲的,與蘭格和羅丹在療養院裏的老人們所收獲的一樣多。我們發現,我們所描述的方法最引人注目的是,青少年對這種方法是那麼敏感。佩裏的成長是常態,而非例外。正如我們所看到的現代青少年環境一樣,這不是一個詢問杯中的水是半滿還是半空的問題。相反,就像水對於處在沙漠中快要渴死的人一樣,即使很少但也要走很長的路。在某種程度上,這是自然人類適應力的一個見證。但是,我們青少年對這種正確幹預的反應性,並不僅僅告訴我們他們的適應力有多強,還告訴我們他們是多麼渴望有機會以一種有意義的方式進入成年人的世界。
●9?平台
一旦我們適應了它,我們就可以在周圍看到這種渴望。例如《哈利?波特》係列的力量,至少一部分來自J.K.羅琳成功地創造一個世界,即青少年有機會在他們奇跡般地通過倫敦火車站9?平台進入的成年人世界裏,發揮積極的、真正重要的作用。《哈利?波特》係列的吸引力部分在於,它描述了年輕人發現了他們不知道的自己所擁有的成年人力量,這讓他們以一種讓人難以置信的方式影響了成年人的世界。事實上,一點點的反映就顯示了,青少年內心深處對成年期的渴望,這一主題已經成為成功的年輕成年人科幻小說越來越多的一個部 分,至少對於一代人來說是這樣的。從哈迪男孩到神探南茜,在幻想獲得機會以成年人的身份在成年人世界表演時,青少年同樣會感到緊張和興奮。這一願景未必是一個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