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態是怎麼一回事?在人們的頭腦中,往往有這樣一種誤解,那就是隻要一提到變態,自然而然就想到了一些極端的例子,比如“虐待症”、“受虐症”、“潔癖”、“窺陰癖”……從一些變態的舉動或視覺中去追求和尋找一種變態的快感。但心理學上的變態不一樣,是指常態的反麵,是異常心理的發生、發展和變化的過程。
科技越來越發達,經濟發展越來越迅速,人類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可人們卻越來越不幸福,越來越找不到心靈的歸宿。於是,各種心理疾病層出不窮,各種變態行為越來越多,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人心深不可測,而且變數太大。大多數人會在理想與現實之間,達到一種妥協,妥協的過程也就是產生不適應感的過程。
工作壓力大、緊張度高的都市白領人群;心理負荷過重、得不到及時調適而誘發心理疾病的離婚人群;沉溺於上網使思想長期處於虛擬狀態中,從而影響正常的認知、情感和心理定位,導致網上和現實中產生人格分裂的上網人群;一邊是生活一天天貧困下去,一邊是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的雙重的壓力的人群;追求事業上的成功,苛求自己,造成心有餘而力不足,導致心理失衡的商界精英;任性、自私、不善交際導致產生暴力傾向和行為的獨生子女人群;從事投機如買彩、炒股的長期投資下去而又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回報的人群;現代社會中的大量“空巢”老人。
社會中的許多人因種種原因而產生不適應感,他們對社會上的不公現象看不慣,對一些改變了的生活習慣不能適應,信仰的泯滅而產生無歸屬感等,這些往往導致現代人心理失衡和對生活的無望感,日積月累,變態也就產生了。
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即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條件下都會出現不同的行為特征,更不用說整個人類種族了。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論,每個人都有本我(動物性,產生潛意識)、自我(社會性,產生顯意識)和超我。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接受道德、良知的教育,形成顯意識,調整本我、完善本我,產生一個全新的自我。在自我的完善過程中,所有人的心中都有一股暗流在湧動。因為人性中本來就有陰暗的一麵,隻不過一直冬眠於道德、規範之下,隻要找到合適的出口,被壓抑的暗流就會緩緩湧出。
現代人精神生活就是如此虛無與迷茫;激烈的競爭和巨大的壓力同時到來表現的那種恐懼、孤獨、煩躁、抑鬱……川流不息,霓虹閃爍,平靜背後,隱藏著因欲望而騷動的心;笑語背後,隱藏著失常而不安的靈魂。
基於對此種現實的擔憂,我們編寫了《速通心理變態100問》一書。本書包括以下幾個特色:第一,專業。本書的所有的變態心理和行為都來自於變態心理學的研究內容,並且按照一個完整的邏輯體係貫穿下來,使讀者對變態心理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和了解。第二,通俗。本書從書名做起就避免刻板印象,內容上用通俗的語言釋晦澀的專業內容於淺顯,避免了一看到教材就犯困的遭遇。第三,趣味性。在通俗的講述專業知識的同時,我們援引了大量的案例、故事、藝術作品中的形象來解釋專業性,大大增強了本書的可讀性。我們希望和讀者一起透過層層變態的迷霧,懷著更強烈的願望去希冀、向往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