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關係的心理危機:到處有“疙瘩”(3)(1 / 3)

每次要提問題之前,先說明一些情況,讓對方知道來龍去脈和你提這個問題的用意。交待來龍去脈不必要口羅嗦,講得太多反而讓人摸不著頭腦。提供足夠信息,讓對方知道如何作答便可。

克服危機之二:讓對方知道你想聽他的意見

鼓勵雙方交流的最佳方法是讓對方知道你想聽他的意見,對他說的話要表示出興趣。能否向他傳達這個信息,一半取決於你自己是否養成真心實意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另一半是你必須集中精神理解對方的話,而不是如何對他的話做出回應。每當你的精神集中在錯誤的東西上時,你就可能誤解對方的話。如果你老是忙於考慮怎樣回應,你就不能有效聽取對方的意見。

克服危機之三:使對方從容不迫

當對方緊張時,你會發現,你很難與他溝通。他被自己害怕的心理纏住了,不能集中精神聽你談話,也不可能無拘無束地發言。

準備與別人交談時,一定要弄清他是否有點緊張。可以觀察他的眼神。一個人若是避開你的視線,或眼睛不知望哪裏,這通常表示他緊張或靦腆。此時,你要消除他的緊張,否則你們交談的效果會大受影響。你的目標是與對方建立融洽的關係,讓他從容不迫地跟你聊天。

克服危機之四:要說到點子上

我們生活在一個繁忙的世界裏,時間是最寶貴的東西。所以,相互交流貴在說到點子上。交談時所花時間越少,效果越好。無論什麼方法,隻要能避免誤解就是好方法。

所以,無論你是一對一地與人交談,還是小組討論,最重要的是你一開始就闡明你的意見,然後才作補充解釋。這樣做不但可以節省大家的時間,而且可免去聽眾猜測你究竟要想說什麼,或者一下子得出錯誤結論。有時你會發現,你準備作的解釋都不必要了,因為你的觀點無需解釋已經很清楚了。

克服危機之五:要盡量得到對方回應

要留神觀察對方非言語回應。要弄清你是否能成功表述你的觀點,最佳方法是得到對方的口頭回應,給對方一個回應的機會。可以叫他用自己的話複述你剛說過的內容,鼓勵他在適當的時候發問,或在講完一個要點之後,問問他聽懂了沒有,然後才講下一點。如果對方一直不說話,你就無法了解他是否領會了你的話,是否同意你的話。

克服危機之六:與對方產生感情共鳴

感情共鳴對互相交流起著最重要的作用。如果人人都對別人有強烈的愛心,都盡力與別人產生感情共鳴,而不是指責別人,這個世界的爭論和溝通失敗都會減少。

與人交談時,要盡量從他的觀點看事物,盡力弄清楚他為什麼會這樣想。正如有人說過,如果我們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就不會一心想著要別人安分了。

處理關係的危機——到處有“疙瘩”的第三條有效方法是:

▲用“牽手”代替“分手”!

38.一定要讓別人立刻記住你

常見的危機現象之三十八:不能讓人產生深刻印象

交際的目的是為了讓別人記住你,更好地工作。但是有很多人在交往之後,不能讓別人記住他,或印象太淺,這樣每一次交往都沒有多大效用。自然,這是一種交際危機的表現。

有一個善於握手的老太太,她可以說是個成功的交際家。

(1)說一百句話,不如用力握手一次

和說一百句話相比,用力握手一次,更能很快拉近彼此的親密度。它可以發揮縮短與對手相隔距離的最大效果。

握手時,記住盡量用力握住對方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