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來曆(2 / 2)

林瓔忽然道:“你那‘六丁六甲符’可是聖人所製?為何是那般使用?”

“貧道手上的‘六丁六甲符’便是當年太清聖人親手所製,原本應有一套功法流傳下來,可惜年代久遠便隻剩下一本殘卷。家中曾有一位老祖天生智慧過人,憑借殘卷生生創下六道法門。其中攻擊法門三招,防禦法門三招。可惜那位老祖窮盡智慧,最後心竭而亡,否則定能留下更多法門,讓聖人法寶更具威力。”魏敢頗為遺憾地說道。

“還真是遺憾。”林瓔也不由得歎息了一口氣,畢竟洪荒大陸裏聖人手製的法寶不足五件,除了這“六丁六甲符”之外便隻有崆峒印、紫金葫蘆、慶雲燈和寶蓮燈曾經有過記錄,隻是現在也不知所蹤。更主要的是,除了崆峒印之外,另外三件散見於記載中的聖人法寶也是利用先天靈寶經過聖人煉製而成的法寶,這三件法寶的資質自然好過其他。

“傳聞神秘仙境內有‘崆峒印’,這個可是人族的至寶。”魏敢忽然道,“不過這個傳聞已經很多年了,神秘仙境也開啟過近百次了,依然沒有人見過那崆峒印。”

雖然崆峒印的大名是好i不少修士都聽說過的,可是沒幾個人相信那神秘仙境內有那崆峒印,很多人都認為這是正道盟為了提高試煉的神秘度很故意散布的留言。崆峒印是什麼?那可是當年三皇五帝取各自治世之功德,由太上老君雜糅人族氣運而煉製的用來鎮壓人族氣運的三套法寶之一。四靈獸用來鎮壓大地;九鼎用來鎮壓風水;而這崆峒印就是鎮壓人族氣運的至寶。傳聞人主執掌天下必須有這崆峒印,因而這崆峒印不知道受了多少年的皇族氣運滋養。可惜某次外蠻入侵隻是,將那崆峒印席卷了而去,造成了人族氣運的大量流失,讓人族差點被那妖族滅族。好在關鍵時刻幾位聖人出手,生生有一個無垠的星辰海隔開了人族和妖族。可惜因為那崆峒印一直沒有找到,所以人族的氣運也是頗為低迷,從人族修士中幾乎無人飛升便可以窺見一二。好在太一宗曾有一位高人與大秦帝國開國皇帝聯手,耗費天下財物終於煉製了三枚堪稱靈寶級的印璽結成三才陣勢方微微鎮壓住了人族氣運,也正是從大秦帝國定國之後,人族氣運才有所回升。那三枚印璽分別是:天印,又稱五雷正法大判官印,乃是太一宗的鎮山法寶,藏於太一宗山門內最高峰——縹緲峰峰頂的青鸞宮內;地印,又稱龍虎交濟山海印,據說被封印在大秦帝國最中心的地宮內,至於這個地宮的地址據說隻有太一宗掌門和大秦帝國的皇帝才知道;人印,便是傳國玉璽,除了皇帝登基和每年正年第一詔會用之外,其餘時候都被封在太廟內享受香火供奉。雖然有這三枚印璽鎮壓,但是就算是大秦帝國的皇帝也知道沒有那崆峒印,自己便算不上是真正的人主,否則哪裏還會有天竺國和蠻族的存在?若是崆峒印真的藏在那神秘仙境,作為大秦帝國的國教,太一宗哪裏不會竭盡全力取來?

“崆峒印之說隻怕是有心人故意為之罷了。”紫霞對這個傳聞嗤之以鼻,“如果真的在那裏,哪裏還會由得我們去裏麵啊!”

林瓔也頗為讚同地點點頭,“根據史料記載,當年蠻族入侵之後,裹挾著傳國玉璽是逃亡了北邊的大草原。這也是為何大秦帝國自開國以來一直對北方用兵,覬覦北俱蘆州的領土是假,想找回崆峒印才是真。否則北俱蘆州那一片不毛之地對大秦帝國的皇帝有何用處?”

“可惜北俱蘆州的北冥教和鯤鵬門和我們中途的道門來往並不密切,否則還真能打探一二。”林瓔頗為遺憾。

“他們的功法可不是咱們道門功法,我看倒是和妖門有些關係。”魏敢微笑道,“我們家曾經也做過北邊的生意,可惜他們的人並不好打交道。”

“妖門?”林瓔心底忽然想起了桃花山的鄭家。(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