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永遠隻攥在自己手裏(2 / 2)

我又問過一個貧窮的朋友:“你每個月就這麼點工資,還要養活一家老小,為何還能過得如此從容和快樂呢?”他笑著把手中的報紙轉向我,調侃道:“瞧,人家報紙上都說了,21世紀的幸福就是‘農婦,山泉,有點田’,你看我不都有了嘛!我有老婆,雖不漂亮但賢淑勤快;我有兒子,雖不聰明但活潑可愛;我有工作,雖不體麵但我幹得很開心。幸福本來就是自個兒的事兒,我很滿足現在的生活狀態,所以我覺得自己過得很幸福。”

幸福,其實從來都不在我們之外。幸福,不是別家餐廳裏的歡聲笑語;幸福,不是坐在寶馬中的嬌妻乖兒;幸福,不是在三萬裏高空的頭等座艙。幸福,隻在我們心中,得到幸福的方式,就被攥在我們自己的手裏。

有一個小領導,很喜歡旅行,他的下屬單位,也經常請他去各地考察,所住的,都是五星級酒店,所吃的,都是山珍海味。有一天,小領導再也不願出去旅行,因為他突然發現,所有的旅程,都是一樣,吃到嘴裏的山珍海味,也都沒了新意。

有一天,小領導拗不過一個朋友的盛情邀請,來到了雲南邊境,一座不知名大山裏。沒想到,清晨,一行人剛開車進到山裏,車就壞在了半山腰上。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大山裏,小領導跟著眾人,頂著烈日,走了整整七個小時,直到日落西山,寒意漸起,他們才看見一個簡陋的小木屋。大家驚喜若狂地奔了過去。

夜深之後,小領導被分得了一壺熱水。他用僅有的一壺熱水,洗淨了七個小時的疲乏,躺在小木屋的床上,告訴通行的人說:“這麼多年,我走了這麼多地方,第一次感到,這裏才是真正的五星級酒店啊。”

同行的人一聽,苦笑道:“怎麼可能,這裏這麼簡陋,什麼都沒有,怎麼能和五星級相比。”

小領導搖搖頭,說:“我們被太陽曬脫了一層皮,連續不停地在山路上走了七個小時,我原以為我會累死在這座山裏,卻在我失去希望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屋子;我原以為我隻能靠著被壓碎的餅幹填飽肚子,但我剛才卻吃到了獵戶烹飪的野味;我原以為今晚隻能睡到冰冷的山林裏,身子下麵存在的是潮濕又危險地山地。但我現在不但睡在了柔軟的床上,還有一壺熱水供我解乏。這難道不是比五星級酒店更讓人舒服的地方嗎?”

正如這個小領導的故事一般,幸福,並不在於你擁有了什麼,而在於你的感受究竟是什麼。口渴時有水,是幸福;能陪心愛的人到老,是幸福;能幫助自己的恩人,是幸福。幸福,永遠都是自己的事。幸福與所謂的金錢名利無關,隻取決於自己所選擇的“參照物”。富有朋友的“幸福參照物”是那些混得比自己好的人,因為標準太高,所以在他看來,自己還處於“溫飽”狀態,遠沒有達到理想中的幸福生活;貧窮朋友的“幸福參照物”則簡單得多了,隻是自己內心的那份樂觀和知足感,沒有太多的攀比與噱頭,隻要過好自己就行。

想起了曾經看過的一句話:窮人有庸俗的快樂,富人有高貴的憂愁。在這個世界上,無論貧富,無論貴賤,每個人都有隻屬於自己的幸福,而幸福指數的大小隻取決於我們目前的生活狀態與心中“幸福參照物”的偏差程度,偏差越大,我們就離幸福越來越遠,偏差越小,我們的幸福感就越來越強。

所以,若想獲得幸福,就永遠不要去羨慕別人的生活,永遠不要去猜測別人的幸福。即使那個人看起來快樂富足,即使那個人看起來孤獨無助。幸福,攥在自己的手中,幸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