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友情和愛情(1)(3 / 3)

其實,生活和習慣的不兼容還好解決,換個寢室,也許就解決了。但有的同學覺得周邊同學每天就是吃喝玩樂,天天談八卦,一點精神追求都沒有,和這樣的同學在一起,自己也變得頹廢,不思上進,和他們的共同語言也越來越少。

愛八卦不意味著你的同學們將來就沒前途,也許有些人和你興趣不同,也許你根本不了解他。每個人看別人,都隻是看到一個側麵,即便是自己看自己,也是如此。可以嚐試去真正了解他們,看看自己是不是可能過於清高?

年輕時,我也總以為比別人清醒和有深度,但是自己忽視了一個問題,假如你認為別人在某方麵不如你時,這往往是一個危險的趨勢:你口頭希望平等,內心卻極度渴望自己與眾不同,高人一籌。

覺得自己的頹廢墮落是被同學們感染的,是不是是一種想通過貶低同學的方式來為自己找借口?我說句重話,真不想頹廢的同學早就把時間用於各種能力提升上。在大學,想學習有的是途徑,想上進也有的是途徑,哪裏有時間天天責怪是同學們帶壞了自己的學習心情。

假如你真的分在一個同學都不努力的寢室,這對你的學習有影響,但不要因此就放棄努力,更不要因此看不起你的同學。有時間不妨和同學們一起去玩去瘋去“墮落”,通過與不同的人交往和溝通,你會更理解孔子的這句話:君子和而不同。

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係,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苟同於對方。所謂“同而不和”,則是指小人習慣在對問題的看法上迎合別人的心理、附和別人的言論,但在內心深處卻不以為然的態度。

人際關係處理好,也是將來做好事的必備技能。這其中的差別無非是,有些人和別人相處,缺乏“真誠”,他對別人好,是想利用別人實現自己的目的;他對別人不好,是出於各種勢利的考慮。

一個人完全不勢利,很難,但是一個人對人對事總是勢利,抱著實用主義的態度,就不太好。以實用態度對待別人的人,別人對待他,也不過是實用二字。

要努力真誠對人,特別是你的同學。但也要知道有些人難得真誠,有些人時而真誠時而勢利,有些人選擇對一些人真誠對一些人敷衍,有些人一直保持赤子之心。

既然社會上有形形色色的人,就不能隻用一種方式和所有的人打交道,也不可能隻有一種方式和一個人打交道,因為他會搖擺。

學會和不同類型的人相處,找到適合自己的待人之道,是不能靠回避你不喜歡的人解決的,要靠不斷和各種人接觸習得。

學會和人打交道是一個曲折的過程,中間你會被誤解,被看輕,被欺騙,被傷害。

有的同學問我,我總真心對別人,為什麼他們對我都沒有同等的回報?這種情況非常普遍,人總是看重自己的付出,忽略別人的付出。也許你抱怨的,你的同學也同樣在抱怨呢。直到現在我都是一個特別願意相信和幫助別人的人,我並非沒有為自己的信任付出代價。但是我的經曆告訴自己,以我的個性,選擇信任他人,盡自己能力去幫助別人,一生的幸福感會提高。

有一個最簡單的溝通策略,不要為短期溝通的誤解而苦惱。

一個強盜,一個無賴,你願意和誰打交道?答案是大多人更不願意和無賴打交道,最重要的不是他壞,而是他每次都耍賴。

最後介紹一本與心理相關的圖書,《象與騎象人》。了解和別人相處之道,其實也是了解自己內心的一扇門。

實操訓練

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之處,即便他自己不這麼認為。如果一個人能擅長發現別人的優點,並向他們學習,不但可以和別人交朋友,還能吸收別人的長處變成自己的長處。反過來,別人身上的缺點也是你應該努力改進的地方,這樣你就越來越完善。

和怎樣的人交往,你就容易變成怎樣的人

西方很多電影和故事喜歡探討人性成長中非理性、偶然性、不確定性的一麵。在他們看來,人性本來就包含著極大的善和極大的惡,你成長為怎樣的人,是一個和環境不斷互動的過程。在某種意義上,大部分人都相信自己天性中善良的一麵,而對邪惡的一麵選擇性忽視,甚至是壓製,這種被壓製的惡卻會用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冒出來,甚至改變你最初規劃的人生。他們把這種叫不確定的、不知來由的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