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戀,是每個人一生中的頭等大事。尋尋覓覓,每個人都在用心尋找一生的真愛和幸福。戀愛中的男女海誓山盟,難舍難分,感覺彼此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如同生活在一個世外桃源的世界。可是一旦雙方牽手,邁進婚姻的殿堂,走進生活的圍城,便出現了婚前婚後兩重天的局麵。原先雙方眼中完美的你我,變得不再可愛,彼此身上各自的缺陷和弱點不斷暴露。雙方感到難以容忍對方,矛盾不斷擴大,戰爭持續升級,婚前的甜言蜜語變成了爭吵指責,婚前的柔情似水變成了怒火怨恨,一對心心相印的恩愛情侶變成了貌合神離的陌路夫妻。愛情一旦蒙上陰影,婚姻也就亮起了紅燈。一些不和諧音符陸續闖入了兩性的世界,尋求刺激、分居、婚外戀、婚外情,以致雙方鬧得不可收拾,情感無法調和,最終婚姻破裂,愛情無存。即使是從小青梅竹馬的情侶,婚後也有可能出現異常情況,難以一直保持美好的情感,維持穩固的婚姻。
在現實生活中,婚戀中的不和諧現象每天都在上演著。男人和女人也為此常常歎息:婚姻很精彩,也很無奈。婚戀中雙方有著怎樣的心理反應,成了一個難解的秘密。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最為關鍵的是夫妻雙方沒有從心理上真正理解對方,未能在心理上完全接納對方,缺少心理上的交流和溝通。
20世紀末,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心理學家約翰·格特曼花費20多年的時間,以問卷、晤談的形式,通過血壓、電波等生理信號測量、錄影,做了超過2000多人的實證研究。在對結果做了詳盡的分析之後,他發現了導致婚姻危機的四大殺手,即批評、指控,防衛、反擊,輕視對方和冷戰。格特曼的研究見解可謂一針見血,直言不諱地指出男女婚戀失敗的症結所在——缺少理解、缺乏互敬,婚戀的一方長久地一意孤行。漠視對方的心理、生理、物質和精神需求,不懂得以建設性的方法從源頭即內心來解決兩性中的衝突,是婚戀失敗的主要原因。
心理學告訴我們,在兩性關係中,一旦一方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對對方以關愛照顧,對方也會產生出相應的心理,並作出相應的回報行為。心理溝通的作用非常神奇,尤其是在婚戀關係中。如果婚戀中的一方能夠與對方進行積極的心理溝通,試著發自內心地關心和體貼對方,而不是抱怨、指責、挖苦,那麼他(她)一定會發現,對方也在悄悄地改變,而且正是朝著自己所期望的方向。
張愛玲有一句名言:“人這一生有三個人,愛你的人,你愛的人,和共同生活的人。如果這三個人是同一個人,你就是最幸福的。”男人有男人的心理,女人有女人的心理,這些心理幽微奇妙,千頭萬緒。兩性的婚戀世界,交織著心理的磕磕絆絆,充滿著心靈的衝突和對抗。兩性婚戀的過程,就是一個心理困惑不斷滋生、心理矛盾不斷激化的過程,也是心理困惑不斷消除、心理矛盾不斷解決的過程。能否順利解決這些心理困惑和矛盾,將決定婚戀中的男女能否美滿幸福。治根才能治本,內心的症結解決了,婚戀中的其他問題將一一迎刃而解。所以,學習一些婚戀心理學知識,掌握婚戀心理學規則,用心理學知識指導我們的愛情和婚姻,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本書以婚戀心理學為理論依據,以真愛為什麼會微笑離開為主旨,從各個角度探討男女的心理差異,闡述婚戀的形成與演變,戀愛的進程和挫折,婚姻的締結、發展和鞏固,夫妻間的日常相處秘訣等。書中既有科學的理論知識,也有現實的經典案例,理論和實踐並重,深入淺出地剖析了婚戀中的各種心理現象,列舉和解析了各種婚戀中存在的心理問題,對各種婚戀心理禁忌進行了細致全麵的指導和說明,力圖幫助處於婚戀狀態的男女走出婚戀心理誤區,並通過改變心理來改變自己的婚戀狀況,提高幸福指數。
本書不僅為讀者提供最深層的情感解碼、最有效的心理指導、最溫馨的心理嗬護,還指出了最恰當實用的情感應對方法,將它們運用到婚戀中的每一處細節,就可以跨越婚戀障礙,走出情感危機,打造美好和諧的真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