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壓力與現代人的生活(1 / 2)

當今,企業中的“經濟精英”以快節奏、高效率和強烈的好勝心為特點的行為方式創造了許多經濟神話。然而由於經常處在緊張、興奮的狀態,這些精英們的健康狀態(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卻並不“精英”。焦慮、抑鬱等心理障礙以及心腦血管疾病、消化道潰瘍等生理疾病不斷地困擾著這些人們。

不幸的是,在我們周圍很少有人將壓力看做是一種影響工作的障礙物。很多人都不願意承認自己麵對壓力所表現出的“無能”。工作業績的下滑寧願解釋為家庭矛盾、親人突逝、管理製度有待改善等客觀因素,也不願意歸結為自己壓力過大。對管理人來說,假如承認自己被壓力打垮,簡直就等於宣布自己不勝任目前的工作,或者是自己意誌薄弱,不適於從事目前的工作。無論他們所從事的事業對自己生理、心理產生什麼樣的後果,他們都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堅持到最後一刻,直到自己的精神和肉體的健康狀況徹底惡化為止。然而,經常被人們忽視的一點是,自己對壓力處理不當,往往會殃及他人。一些人不僅為成功“支付”了自己的健康,很多人還為此失去了幸福的家庭。

在巨大的壓力麵前,個體一般采取如下的幾種態度:

1.采取不正常的壓力緩解手段。如過量飲酒、大量吸煙、吸毒、某些不正當夜生活等等。這些行為可以暫時緩解過度的壓力,使個體暫時忘掉自己的煩惱,實際上無異於飲鴆止渴。輕則損害自己的健康狀況,重則道德淪喪,走上犯罪的道路。

2.轉嫁他人。根據美國家庭與工作協會的調查,26%的美國人會將工作上不愉快的心情帶回家,28%的人常因工作問題而無心陪伴家人或親友。麵對巨大壓力時,一個人會失去自己平常的耐心,對一些小事斤斤計較,與周圍的人發生口角和衝突。由於工作壓力導致家庭衝突或者家庭暴力的實例在我們周圍時有發生,受害者往往是婦女和兒童。

3.默默的承受。很多人,特別是男性,在麵對壓力時,即使難以承受,也不願意向別人(如配偶、朋友)傾訴。最終的結果是導致心理功能的突然崩潰,身體健康狀況急劇惡化。

故事一:一名普通白領一天的流水賬

故事主角:張羽 性別:男 年齡:29歲

職業:房地產銷售顧問

口號:讓壓力來得更猛烈些吧!

一天流水帳:

7:30,“張羽,起來了!”睡夢中的這親密的喊聲在現實生活中還沒有出現,即使出現了他也沒有時間去享受溫情了。昨天看的樓盤資料在腦海裏縈繞了一整夜,剪不斷,理還亂。

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張羽一躍而起,以最快的速度把自己的白襯衣熨了一遍,以5分鍾的平常速度刷了牙,洗了臉。末了,狠狠的往自己的頭發上打了一點摩絲。穿戴整齊後,沒忘了把皮鞋擦擦亮。在上海這個城市裏,競爭已經落實到了每個細節。

8:00,湧入這座車水馬龍的城市後,他又嘀咕起來:“在上海買輛寶馬得什麼時候啊?”拿起手機查了一下天氣情況,在地鐵站頭,買了一份報紙,看看有什麼重要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