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在馬戲團裏,我們常常會見到大象這個力大無窮的動物,它有粗壯的腿,大大的耳朵,長長的鼻子,可以為我們做很多精彩的表演。但令人奇怪的是,大象在不表演的時候,居然能夠被一條麻繩乖乖地拴在木樁上。你知道為什麼這個龐然大物會被區區一根麻繩就控製住了嗎?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大象原本應該在草原上自由漫步,可就在它小時候,也許隻有一歲的時候,人們設下了很多陷阱將它捕到,然後賣給了馬戲團。就算是在它隻有一歲的時候,區區一根麻繩也是斷然不能將它控製住的,人類必須要用粗粗的鐵鏈才能將它拴住。想想看,此時的小象絕對是不服氣的,就像小孩子一樣,它天生就有向往自由的本性,所以,即使它知道腳上的鐵鏈無法掙脫,但它還是會不斷地掙紮想要逃掉。每一次掙紮都會帶來巨大的疼痛,可它為了獲得自由仍然在堅持著。就這樣,一天,兩天,三天……盡管厚厚的皮被蹭裂,鮮血流出,但它還是不斷地往前衝。一天一天地過去,巨大的疼痛使它最終選擇了放棄,終於,它用大腦記住了掙紮所帶來的所有痛苦。在之後的日子裏,為了獲得食物,為了生存,它不再掙紮,而是學會了做各種表演,做各種讓我們開心的動作。現在盡管它體形大了幾十倍,力量大了上百倍,可卻被一根麻繩拴住了。此時,它根本沒有意識到區區一根麻繩是拴不住它的。

究竟是什麼拴住了大象呢?你認為是那根有形的麻繩嗎?顯然不是。是那根它在小時候經過無數次的掙紮未果後,所記住的痛苦、無奈的無形繩索。

事實上,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也是同樣如此,也同樣在內心深處纏繞著無奈、無形的繩索。當我們努力尋求改變,總感覺困難重重,而那些真正的障礙其實是來自我們的內心深處,而非源於外部。比如,小時候為了纏住爸爸媽媽給自己講個好聽的故事,卻突然遭到家長的大聲訓斥,而當我們成年後,即使站在一些權威人士的麵前,也永遠低頭不語,不敢發出有別於他們不同的聲音,這是因為兒時的心理暗示已經深深烙在了我們的腦海裏麵。

在我們的人生成長當中,無論接觸什麼樣的人,身處什麼樣的環境,都會對我們的內心產生諸多微妙的影響。這些不斷積累的心理經驗慢慢隨著歲月不斷演化,在遇到一定突變條件之時,就會迅速得以呈現。當然,它們有的是對我們的健康和工作有益,有的則嚴重幹擾了我們正常的生理周期,甚至危及個人或他人安危。

這就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懂一點心理常識的意義所在,書中所描寫的那些讓人難以置信的故事,也許在明天或者不遠的將來,就會在我們自己或者周邊人群中的某一位或某一個群體中上演。因此,在我們還沒感到很多莫名其妙的事情發生的時候,多去了解故事背後的真相,並及時將危險置於可控範圍之內,這對於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來講,意義非凡。

每個人都愛看故事,因為它能啟發我們繼續思考,給我們以警示。本書所選擇的50個心理學故事,完全與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休戚相關,它會清晰而科學地告訴你:這些奇特的心理問題或生活現象,究竟是如何發生的?是否能夠得到有效預防?如何更好地避免類似問題的發生以及哪些原理或效應可以有效運用到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當中去?……能夠在邊閱讀各種心理學故事的同時,邊重新審視我們的生活本身,找到長期困惑自己內心的答案,甚至連自己也早已忘卻卻仍舊在潛意識中不斷發生作用的陳年往事,它們會在你閱讀的同時,如雨後的竹筍一樣,悄悄鑽出我們濕漉漉的心房,在驚訝之餘,得以敲開那些不經意間引發諸多思考的記憶之門。

作為現代人,我們都要打開心窗,讓自己的內心多與外界溝通,不要把一些無關緊要的事物、記憶等收藏在心裏。我們還要善於解除心中的繩索,讓心自由活動。隻有解除了心中的繩索,我們才能在工作、生活上盡心去做,才能更加體會生命的美麗。

法國作家雨果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最浩瀚的是海洋,比海洋更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更浩瀚的是人的心靈。”有人把21世紀稱為“心理學的世紀”,認為心理學將會在本世紀的生活中發揮巨大的作用。如果本書能幫助讀者了解和掌握心理學的知識和規律,在工作、生活中加以應用,那麼,我將感到莫大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