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魔術手臂:他的心思手臂最知道(1)(1 / 3)

1.拳頭緊握或是自信或是憤怒

手臂是人身體第一大自由活動的器官,它身兼多職,還可攻可守。這注定手臂是心思最多也是最容易暴露的器官之一。單獨的手臂行動有可能會暴露對方的自信或憤怒的小心思,如握拳;組合活動有可能暴露對方質疑的心理,如摸耳朵;猶豫的行為可能暴露對方主動的攻勢,如先凝視再握手的姿態……這些隻需要你觀察就能全部了然於胸的小動作其實都屬於微表情的範圍。

手掌朝外是一種友好姿勢,表示一個人想和別人和平相處。朝外的手掌代表的是一種寬容、善良以及海納百川的胸懷。但是,當指關節衝外,手掌圈起成拳頭狀時,所表達的情緒正好相反: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表現,拳頭緊握的人實際上正在向對方宣戰,那意思就是:“小心點,否則會讓你吃上一拳。”

小牛和幾個要好的朋友一起聚餐,席間談起了大學畢業後各自的發展狀態。以前成績不好的老羅現在是一家公司的經理,買了房,娶了媳婦,衣食無憂;總是逃課的老王如今創業成功,成了一家小飯店的老板,正在琢磨著開一個分店;即使是當時覺得最沒發展的小何也國外留學歸來,在一家外企就職,工資不菲。隻有小牛,如今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員工,跳了幾回槽,待遇不高不低,沒有房,沒有女朋友。每個人都多喝了幾口酒,說著說著談到了當年各自的理想,老王突然醉醺醺地說道:“想當初,小牛還是班裏的學習委員,哈哈,真是笑話,現在就屬你混得差啊。”盡管知道這是個笑話,但剛才熱鬧的氣氛突然冷卻了下來,小牛漲紅的臉後麵是一雙握得緊緊的拳頭。

緊握的拳頭在這裏代表了一種氣憤、激動或者害怕的狀態。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在不少動畫片與影視劇裏都會借用緊握且搖晃的拳頭來展現人物激動的內心。

一般情況下,在莊重、嚴肅的場合宣誓時,必須要右手握拳,舉至右側齊眉高度。有時在演講或說話時,握緊拳頭,則是向聽眾表示:“我是有力量的。”但如果是在有矛盾的人麵前握緊拳頭,則表示:“我不會怕你,要不要嚐嚐我拳頭的滋味?”由此看來,握緊拳頭能給人帶來力量和安全感。

總是緊握著拳頭的人,可能是缺乏安全感,所以防禦意識比較強。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是人的情緒發生變化時,由內而外的表現。一般是由於壓力、緊張或憤怒等情緒使體內腎上腺素升高,而不由自主的一種外在表現。

緊握拳頭的人並不一定是準備隨時去攻擊別人,可能隻是提防別人的攻擊。他們做人的信條很可能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除了缺乏安全感以外,經常握著拳頭的人,是能夠關心體貼別人、富有同情心並且又能善解人意的人,衝動起來會便伴有咬指甲的行為。這無疑是一種緊張、恐懼的狀態,說明這一類人是很缺乏安全感的。

演講者如果講話時握緊拳頭,證明這個人很自信、很有感召力;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與人發生不愉快時,請把你的拳頭藏起來,而不要握起拳頭在對方麵前晃動。那樣做的結果,勢必會引起一場打鬥,這是不可取的。同時,總握著拳頭,也會很容易讓人發現你內心缺乏安全感這一弱點。

2.總是摸耳朵可能表示懷疑

耳朵位於眼睛後麵,它具有辨別振動的功能,能將振動發出的聲音轉換成神經信號,然後傳給大腦。在腦中,這些信號又被翻譯成我們可以理解的詞語、音樂和其他聲音。同時,也是我們逃避信息的一個小工具。

小劉正在向老板彙報近期的賬目情況,他一邊展示著相關數據,一邊作著說明。老板非常用心地看著每一筆開支,當聽到最近的一筆辦公用品采購花費時,老板動了動身子,伸出手摸了摸耳朵,把拿在手裏的賬本前後仔細翻了幾頁。小劉心裏有點兒吃驚,他瞄到老板翻看的那幾頁,正好是自己這次沒做比價報表就急忙采購回來的賬目信息。

其實,在老板用手摸耳朵的時候,就是對賬目表示懷疑的時候。

我們知道,如果小孩子不想聽到什麼話,他的反應通常是迅速用手捂住耳朵,這種習慣跟隨孩子長到成年。但是當一個成年人對另一個成年人的所作所為表示懷疑時,礙於禮貌,不會當場提出,卻會不由自主地用手摸耳朵,有時眼睛還會漫不經心地往桌上看。如果你發現和你談話的對象正在這麼做,毫無疑問,他正在試圖分散瞬間的不快,內心的聲音也在呐喊:“真的假的?我可不太相信。”

抓耳朵、拉耳垂,或是把整隻耳朵按住以掩住耳孔,這些小動作都有可能說明本人並不相信對方所說的話或提供的信息,他們用這些小動作來掩飾自己內心的懷疑與怒氣。抓撓耳朵的手勢也有多種變化,包括摩擦耳廓背後,把指尖伸進耳道裏麵掏耳朵,拉扯耳垂,把整個耳廓折向前方蓋住耳洞等等。“我不想聽它!”當人們覺得自己已經聽得夠多了,或者想要開口說話時,也可能會做出抓撓耳朵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