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功能的含義
家庭功能是由性生活與生育功能、經濟生活功能、教育功能、情感功能、精神生活功能五個基本方麵組成的一個有機整體。而當這個功能有機體內部不均衡時,就必然會導致家庭功能的失靈。特別是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則直接影響到未成年人日常的學習和工作,影響到未成年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取向的形成,為未成年人犯罪埋下了隱患。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家庭成員能夠適應社會生活,獲得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在許多家長眼中,家庭教育僅被狹隘地理解為智育,這使得家庭教育的功能大大縮小,尤其表現在家庭教育中德育職能的逐漸弱化,逐漸被智育和其他一些功利性較強的教育職能所代替,出現家庭道德教育空白的現象。大多數家長對子女的學習情況都了如指掌,但對子女的興趣、道德品質卻不清楚、不了解或者沒有注意。這種局麵的出現導致孩子人格的嚴重缺失,所產生的不良後果是顯而易見的。
二、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對孩子的影響及其對策
(一)厭學
厭學是指學生在主觀上對學校學習活動失去興趣,產生厭倦情緒和冷漠態度,並在客觀上明顯表現出來的行為。
導致孩子厭學的家庭因素有以下四個:
1.父母對孩子要求過高
對孩子要求過高很容易使孩子產生害怕失敗的心理,心裏惶恐不安,擔心達不到父母的要求,壓力過大,精神高度緊張,繼而導致上進心喪失和學習動力缺乏。特別是當家長采用強硬專製的手段來強迫孩子達到要求時,孩子便會以一種逆反的行為報複父母。
2.要求過低或放縱孩子
有的父母想盡力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生活條件,終日忙碌於工作之中,忽視孩子的心理和學習變化,對兒童的要求過低。一旦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認為學習太苦而失去了興趣和動力,隨之而來的就是厭學。
3.家庭環境的不和諧
在一個爭吵不斷的家庭環境中,焦慮的孩子難以喜歡學校的學習生活。同時,倘若孩子在學校遭遇一些挫折沒能夠得到父母及時的鼓勵和指導,就會陷入學習的困境中難以解脫。家長對孩子的成長沒有正確、及時地進行引導和教育,會導致孩子的生活能力、責任感、健全人格等教育都極度缺乏。
4.惡劣的學習環境
惡劣的學習環境表現為父母不愛學習、學習條件太差、學校和社會風氣不好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如果父母能夠給孩子充當好的模範,孩子就會潛移默化地愛上學習。
以下是家長解決孩子厭學問題的措施:
1.給孩子在學習中找一個適當的定位
不能對孩子抱有過高的期望,也不能對孩子的學習置之不理。主動關心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及時給予表揚或批評,鼓勵孩子積極向上。
2.構建和諧家庭,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不要讓父母的情緒影響孩子的學習,夫妻兩人應該互相理解,保持和諧的夫妻關係。
3.父母應該充當孩子的家庭教師,做一個好的學習模範
在給孩子輔導功課時要有耐心,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敷衍了事,用心去啟發孩子的思路。
4.對孩子的進步要及時表揚,對孩子的厭學情緒要予以疏導
鼓勵孩子努力學習的信心,小孩子沒有過多的自我意識,如同一張白紙,你給他描繪上什麼顏色,他就會是什麼顏色,所以對於孩子我們要多鼓勵、多表揚,這樣就能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早戀
早戀,也叫做青春期戀愛,指的是未成年男女建立戀愛關係或對異性感興趣、癡情或暗戀。在中國,“早戀”一詞帶有長輩一方的否定性感情色彩,一般指18歲以下的青少年之間發生的愛情,特別是在校的中小學生。經過20年在中國的調查表明,在中學階段沒有發生過感情的人很少,大多數都是暗戀、單戀,隻有相互有好感,才能發展成為早戀。早戀行為是青少年在性生理發育的基礎上心理轉化為行為的實踐。
青少年早戀的現象越來越多,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青少年早戀呢?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麵:
1.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發育的自然本能作用
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隨著生理的發展開始產生性意識。敏感的他們開始注意異性之間的交往,在同學或朋友的交往中很容易產生對個別異性的朦朧的依戀,逐漸發展為一對一的交往行動,就是我們所說的早戀。
2.家庭及學校對於青春期教育的缺乏
青少年對於自身以及異性身心上發展的知識不了解,很容易誤以為友情是愛情,把朦朧的好感當成對異性的愛,再加上一些客觀條件的激發,青少年就很容易產生早戀行為。
3.青少年獨立意識的作用
有些青少年盲目地模仿成人的行為,比如戀愛、抽煙,以為這些行為就可以代表自己成熟,是很片麵的。
4.社會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
商業社會的發展,一些商家唯利是圖,一些不健康的影視書刊、淫穢錄像以及黃色網頁流入市場,影響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5.家庭缺乏對孩子青春期的指引
青少年早戀與家庭有著密切的關係。比如,父母離異,孩子缺乏家庭的溫暖,就會去尋找愛情的慰藉;父母在孩子麵前過分地親昵;父母缺乏對孩子的性知識教育,使孩子不能正確處理異性之間的關係;有的家長對孩子的異性交往不加以指導,對孩子出現的心理問題沒有及時疏導。
處於早戀之中的中學生,往往表現出一些反常現象。比如,上課分心走神、精神恍惚,學習成績突然下降;情緒起伏大,心神不寧;開始注意打扮,突然大手大腳花錢,善於在某個異性麵前表現自己;突然有人寄信、打電話來,但寄信人、打電話人不留地址、姓名;經常與某一異性交往,甚至發生各種越軌行為。
父母應該如何對待孩子早戀呢?
處在青春期的孩子,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對異性產生愛慕之情,這是很正常的。家長應該信賴孩子,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的地位與孩子談心,幫助孩子處理好心理和感情上出現的問題,使孩子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