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有許多女人在承受痛苦,其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們沒把自己放在好的位置上,而不是命運的安排。活給別人看,總把目光放在別人身上,最大的難處是怎樣處心積慮地戰勝別人;活出自己,最大的難處就是如何持之以恒地完善自己。女人要為自己打開一扇通往美好生活的心靈之門,不斷地調整自己,讓自己每天都心情燦爛,讓自己每天都快樂,讓自己不被生活所累。
女人要善待自己,把握好生活的每一天,希望每個女人都能像花兒一樣盛開,清潤如泉水,幸福得像蜜糖一樣。
不做家庭的鴕鳥
1891年9月12日,英國的新聞和文學刊物《蓓兒美文學新聞》上出現了一個詞彙——鴕鳥政策,用來嘲諷政府拒絕麵對現實的自欺欺人的做法。從此,“鴕鳥”這個詞流行起來。
鴕鳥不會飛,但善於奔跑,即便如此,它們依舊有被強敵追得無法脫身的時候。在這時,它們就會將頭埋進沙子裏,以為自己什麼都看不見了就平安無事了,這大概也是動物界“掩耳盜鈴”的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在現實生活中不乏這樣的“鴕鳥女人”,她們的隱忍沒有帶來自己預期的效果——委屈自己以換得別人的開心,她們的默默無聞使自己成了名副其實的把頭埋在家庭生活中的“鴕鳥”。
一個安靜的下午,正在家裏忙著做家務的葉子接到好友娜的電話:“葉子,我們好久沒一起出去玩了,過幾天去麗江怎麼樣?”葉子的腦海裏立刻想到了麗江明媚的陽光和濕潤的空氣,她很想去,然而一大堆現實的問題出現了:家裏在還房貸,公司又不一定準假,老公工作特別忙,根本沒有時間做家務。
“如果你想去,一切都不是問題。”娜在電話那端信心滿滿地說。
葉子被娜的話震撼了,是啊,問題就在於自己那顆蒼老了的心,甘願被生活掩埋,而沒有了太多的激情。以前葉子非常羨慕作家三毛的流浪生活,她夢想有一天能像三毛那樣走遍五湖四海、走遍天涯海角。可是因為現實的牽絆,葉子已經擱淺了腳步,她為家庭而活,完全沒了自我。所謂的夢想早已蒙上了灰塵,曾經熱情奔放的心也習慣了安穩,不再有冒險的念頭。
和娜相比,她們似乎有很大的差距,雖然娜比自己大兩歲,但這個女人的血液裏流淌著豪氣。娜說過:“女人不能因為有了家庭和孩子而變成鴕鳥,一味地妥協和遷就就改變了女人的美麗,女人應該做一隻孔雀,永遠驕傲地活著。”
葉子覺得娜說得很對,結婚以後,她每天都為家裏的瑣事忙得焦頭爛額,沒時間也根本顧不上打扮自己,無論在公司還是在家裏,她都屬於那種比較“聽話”的女人。
豁然開朗的葉子決定接受娜的建議,為自己而活,美麗、快樂地活著。她買了幾件漂亮衣服,收拾行囊整裝待發。
在到達麗江的那一刻,葉子覺得自己的心靈得到了一次淨化,沒有了煩惱。那一刻,她重新成為年輕的葉子,一個心中充滿對生活渴望的葉子。
新時代的女性拒絕成為“鴕鳥女人”,活出自己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想要擺脫“鴕鳥”這個帶有諷刺意味的稱呼,就要從現在開始掌握5個法則:
法則一:自信自愛,不做沉默的“花瓶”
有很多自卑自憐的女人在公司裏不敢和同事一較高下,外貌、學曆都是她們自卑的原因。在家裏,她們一味地遷就,有時多疑,覺得自己老了,不是怕老公變心喜歡別的女人,就是怕哪句話說得不對或是哪件事做得不好而得罪老公,事事沒有主見。其實,越是缺乏自信的女人越是會被人忽視自己的存在,人人都喜歡語氣和神情透著果敢的女人。
法則二:以退為進,放低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