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記憶要有方法
早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古希臘時代就存在有關記憶的文獻,記錄著當時的人不需要用紙筆做記錄,就可以侃侃而談或者演講辯論。有關“快速記憶”的最早記載是古希臘詩人西孟尼提斯,他因為唱作俱佳常被邀請到希臘各城邦演講。有一次西孟尼提斯應邀到一場宴會演講,說到一半突然有人找,他隻好離席出去瞧瞧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就在西孟尼提斯出去不久之後,突如其來的大地震震垮了宴會場所的屋頂,裏麵的賓客不但全都被壓死,而且麵目全非認不出身份。當時還沒有發達的辨識醫學,不能用牙齒、毛發、DNA等確認死者的身份,怎麼讓死者入土為安,還真叫死者的親屬們發愁。
幸好大難不死的西孟尼提斯的記憶解決了這個難題,原來為了演講時和聽眾產生良好的互動,他用了特別的定位記憶法來記住賓客的名字和其所坐的位置,解決了死者親友的難題,展現了快速記憶的驚人能力。
提起記憶這件事,好多同學會頭疼,拍拍自己腦門說:“咳,我記性不好”。其實許多人之所以記憶力不佳,是由於對自己的記憶力缺乏自信。在麵對一個要記的材料時,這些人常常想,“多難記啊!”“這麼多,我能記住嗎?”
這種想法是提高記憶力的最大障礙。
美國心理學家胡德華說:“凡是記憶力強的人,都必須對自己的記憶充滿信心。”要想樹立起這種信心就要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要對自己說:“我一定能記住!”當你對能否記住缺乏信心時,可以回憶自己過去的成功經驗,如“我幾歲的時候就能背許多唐詩”。當這些過去良好的記憶形象再次浮現時,會增強你“一定能記住”的信心。
其實,記憶是一種心理的功能,現代心理學的研究使人們對記憶的了解越來越多,與之相應,我們參考這些研究結果提高自己記憶力的可能也越來越大。
一、你對記憶了解多少
1你常背誦嗎
經常背誦一些成語佳句、詩歌短文、數理公式、外文單詞等,是鍛煉記憶力的“硬功夫”。每天堅持10至20分鍾的背誦,也能增強記憶力。
2你是理解了才記憶的嗎
死記硬背,不但不易記住,即使暫時記住了,也會很快忘記。如果能把要記憶的知識弄懂、搞通,就好記了。
3你會腦、手、耳、口並用記憶嗎
當你記憶時,應該用腦子想,也要用口念、用手寫。
這是因為調動了更多的記憶“通道”,記憶在大腦中留下的痕跡會加深。
4你進行記憶時專心致誌嗎
隻有專心致誌,才能使你的記憶對象在大腦皮層中形成優勢的“興奮區”,產生深刻的記憶印象。
5你知道記憶性的複習應在遺忘前進行嗎
一次記憶便能“過目不忘”是不可能的,必須進行複習。但複習一定要在遺忘之前進行,等你記憶的對象忘光了再去複習記憶,等於重新記憶。
6你會重點記憶嗎
記一篇文章或幾十個外文單詞,開始時通記。一兩次之後,就應找出不易記住的地方,作為重點進行記憶。
7你會聯想記憶嗎
往往一些數字、年代不易記住。如果你善於聯想記憶,便好記了。
8你知道一天何時記憶力最強嗎
早晨和晚上睡前記憶力最好。因為,早晨大腦細胞經過休息,活力強;臨睡前,知道信息進入大腦就入睡,沒有幹擾,又可使知識條理化。但是每個人又有自己不同的情況,要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記憶力最好,還要你去實驗和尋找。
9你常吃一些雞蛋、大豆、動物的肝髒和乳製品嗎有的人不是記憶不得法,而是大腦中缺乏記憶信息傳遞員——乙酰膽堿。如果常吃點上述食物,便可改善記憶。
二、提高記憶有方法
1有的放矢——明確記憶目標
我們每天接觸到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並不是都需要記憶的。對記憶材料加以選擇和取舍,從而決定重點記哪些,略記哪些,這種記憶方法叫做精選記憶法。據說古時候,有的人記憶力極好,甚至可以把文章倒背如流,過目成誦。可是鄭板橋卻看不起這種人,把他們叫做“沒分曉的鈍漢”。怎麼叫沒分曉呢?就是不分主次、輕重,不管有用、無用,一股腦兒全都背下來。
讀書學習並非要把所有的知識都裝進大腦。想記住什麼,必須要有明確的目的、意圖,通過一定的步驟、方法來進行,這樣才能取得好的記憶效果。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曆,為了考試去看書,肯定要比隨便翻翻記得牢。所以,明確目的是提高記憶力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