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2回(1 / 3)

第六十一回:有幾番生離死別,成若幹功名富貴(上)

話說漢軍擊敗東斯聯軍,威名大振,趁勝渡河,一舉平定河西,又擊退了金奧爾第斯科公國的進犯。這時候漢軍已經久戰疲憊,趙矜命令京營人馬以一日十裏的緩速班師。這樣的行軍速度,權當吃飽了運動運動,比什麼也不動更利於休養。

趙矜自己率領數百輕騎,先行趕回安漢府。這時已經是夏天了。今年又忙於東奔西走,到現在總算可以回京。不過依然不得空閑,必須安排許多大事,因為正值國家發展的又一個關鍵時刻。

這時候放眼看去,全國周邊形勢不錯,開國以來的困局大有改善:東麵已與海都汗國締結盟約;西麵已和金奧爾第斯科公國簽下和平條約並取得了人質,和羅斯托夫公國保持友好關係共同發展經濟,即使還有個梁讚公國不怎麼友好,但也構不成太大威脅;南麵暫時沒有什麼問題;北地則已經發展成了鞏固的後方根據地。

為了更好地經略全國,趙矜對全國軍事力量進行了重整。兩大都督府變成了三大都督府。

鎮東都督府保持不變,都督駐地蒼嶺關。主管蒼州、穆州防務,主要負責警戒海都汗國。該都督府的戍軍總兵力一萬七千餘人,相當於是“東方方麵軍”。其中蒼嶺關一萬人、穆州二千人、烏拉爾河沿岸三千人,零散小營兵馬若幹。

鎮南都督府進行改動,都督駐地從讚州移到鐵門關,以便更接近前線。主管傑州、讚州、葛州防務,主要負責警戒羅斯托夫公國,以及高加索各國。該都督府的戍軍總兵力一萬一千餘人,相當於是“南方方麵軍”。其中鐵門關四千人、傑州一千人、讚州二千人、葛州一千人,零散小營兵馬若幹。

鎮西都督府為新設,都督駐地奔州,即原奔薩城。河西地區無險可守,防禦主要依靠城池。戍軍目前隻有六千餘人,國家正以預備役部隊和新招募部隊進行充實,迅速為之擴充兵力。擴充完成之後,將達到一萬六千人左右的規模,相當於是“西方方麵軍”。

除了三大都督府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地方——連州。連州位於鎮南都督府與鎮西都督府的銜接處,本身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根據趙矜的規劃,炎漢已經調集民力,在連州的對岸建設連州新城。這座新城所在的位置,即是後世的伏爾加格勒——也就是蘇聯時期聞名遐邇的斯大林格勒。國家將從河西地區移民十萬,充實連州新城及周邊地區。連州新城與連州舊城隔河相望,構成掎角之勢,既是邊防重鎮,又是商路要站,成為僅次於安漢府的炎漢第二大城市、第二大經濟中心、第一大河港。兩大都督府所需的物資,有許多都從近畿、河東地區走陸路輸送到這裏,再走水路轉送到伏爾加河上下遊的各個港口,以及經由裏海輸送到傑州。這樣,連州的地位進一步提升,從此升級為“連城府”。

新收取的河西地區,設立六個新州:奔州、薩州、盧州、賽州、跋州、米州。先前開拓的高加索以北地區,由於是在高山與裏海一帶,從此正式命名為山海地區,為了加強統治,在傑州與讚州之間的空虛地帶新設一州:曠州。

就這樣,隨著疆土的擴大和未來戰略的布局,炎漢全國增劃為六大地區,共二府十九州:

近畿地區:安漢府、讚州、澤州。

北地地區:斡州、葉州。

伏東地區:連城府、明州、塔州、伊州、留州、葛州。

伏西地區:奔州、薩州、盧州、賽州、跋州、米州。

烏東地區:蒼州、穆州。

山海地區:傑州、曠州。

除了三大都督府的戍軍以外,連城府將駐紮一支獨立部隊,這支部隊將由五千名水軍、三千名陸軍組成。兩軍協同操練水戰與登陸作戰,基本上就是海軍與海軍陸戰隊的關係。

安漢府的駐軍——京營部隊,作為全國最重要的機動兵力,編製將要擴大到三萬五千人。這樣,一旦有出兵需要,最多可以出動三萬人趕往戰區。

經過這次擴軍,全國總兵力將達到八萬以上。另外還有民兵,按計劃,安漢府將保有三萬民兵,連城府一萬,各州最少也有一兩千,全國的民兵總數將達到十萬左右。

如此看來,炎漢已經很有實力了吧?

……慢高興著!軍隊雖有八萬,但要駐守各地麵對各自的威脅,機動兵力隻有三萬,能夠進行馳援和進攻作戰的也就這些人馬。民兵雖多,平時要生產,戰時要協助後勤,很難動用到前沿戰場上。炎漢的兵力要維持如此廣大的國土安全,尚且不是易事,要打出去更必須量力而為。

更困窘的是——華夏民族已經沒有新生力量可上戰場!這一次擴軍之後,作為國家中堅力量的華夏民族,能入伍的都已經入伍。今後打仗,華夏族的將士犧牲一個就少一個,除非打到中原,否則很難得到補充!

俗話說:“殺人一萬,自損三千。”打仗哪能不死人?那麼,目前炎漢有著大約四萬名華夏族將士、兩萬名華夏族民兵,這六萬人,今後隻會越打越少,如何珍惜和保存他們,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至於還有二十多萬名華夏族男子,有的不願當兵,有的做著不可或缺的工作。國家大量培養匠人,也是以華夏族為核心力量的。一言以蔽之,華夏族的人力資源已經運用到了極限。

那麼怎麼辦呢?

一方麵要想方設法補充,這包括自行前來和贖買。因為炎漢政權的影響力,遠道而來投奔的,一個月倒也有那麼十幾、幾十個人,這隻是涓涓細流,畢竟華夏本土離現在的炎漢太遠了。至於贖買,炎漢與伊兒利汗國、海都汗國的奴隸贖買交易正在順利進行,但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女奴。男性的工匠苦力是高價值的勞動力,伊兒利汗國不會給炎漢,海都汗國更不會。至於人口繁衍,這幾年新生出來的華夏族都還是嬰兒,要參軍入伍還早呢!隻有少量以前的少年奴隸,現在漸漸成年,比如偏將軍弓裏敖的兒子弓裏疾,今年已經長到十五歲,隨著父親加入漢軍。

另一方麵,可用女人做補足。女人一般是不上戰場的,但是自古戰亂年代,男人實在不足時,女人也得上。哪怕到了現代也還如此。比如越南戰爭期間,越南女子應征入伍者極多;中印戰爭時,中國軍隊打到印度首都新德裏以北僅僅數百公裏,印度方麵慌得給新德裏的女人們發放槍支,準備投入首都保衛戰——還好中國主動退兵了。新中國在麵臨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美、蘇、中、英、法,中指國軍)的全麵包圍時,也曾有過一個全民皆兵、男女皆扛槍的時代。

動用了兩方麵的辦法也隻能勉強維持華夏族在炎漢軍中的主導地位,剩下的必須由本地民族補足。其中北地民族尤為可靠,北地新兵是今後國家兵力補充的一個重要來源。

說起來,趙矜娶了一位北地妃子並十分善待她,這起到了良好的政治作用。隨著疆土的擴大,東斯各族占炎漢總人口的比例大為增加,於是,納一名東斯妃子的政治需要更加迫切了……趙矜考慮到這個需要,下令在伏東、伏西地區招收一百名宮女,並準備從中挑選一位妃子。

立妃一事還不是急迫的,當務之急是獎賞功勳、職務調動與烈士撫恤。因此趙矜一回到京城即頒布命令,追贈鹿祥為伯爵、散騎常侍,劉商、史逞為子爵、散騎侍郎,楊洪、田疆為男爵、散騎員外,將他們的肖像供奉在忠烈祠。還有許多陣亡將士的牌位,皆供奉在忠烈祠。忠烈祠四季皆有祭祀活動,平時亦開放給軍民祭拜。

為了激勵將士奮勇立功,從今開始封給功臣爵位。不過,炎漢采取中央集權製度,不同於歐洲封建國家的分封。歐洲封建國家,各級領主擁有自己領地的統治權,有自己的軍隊,管理自己的屬民,實際上都是王。皇帝、國王、大公這些是大王;公爵、侯爵、伯爵這些是中王;子爵、男爵、騎士這些是小王。炎漢的分封隻是形式,有爵位的功臣可以得到分封領地上的稅賦,作為自己的收入;但他們對領地沒有支配權,領地的軍民依然歸屬國家統一管理。這樣就避免了各級領主擁兵自重、計較自己領地的私利,不聽指揮,不服從國家安排。

但也有一個特殊的情況,即自治領主。目前共有鐵厄訇戈、闊闊甘、也黎花真、孛銳阿巴希、孛銳阿惕沁、孛銳阿貝格、孛銳阿吉爾這些自治領主,他們擁有屬於自己的部族,除了每年向國家繳納一定額度的財物以外,其餘歸他們自有。這跟“承包上繳”的形式有點相像。自治領主同樣可以被授予爵位,因為有自己的部族,便沒有分封的戶口。

金錢與物質的賞賜不計,有功人員的主要職位升遷有:

鹿裔堅守明州功勳卓著,升任鎮西都督,改領奔州鎮撫使。

陳龜年當先馳援明州,且又協助堅守,功勳可嘉,建號橫野將軍,領盧州鎮撫使。

甘巴速野戰有功,攻城首登更立下大功,又殺死敵首腦,功勳卓著,建號蕩寇將軍。本來還可以領一個鎮撫使做做,因他隻會陷陣,故不領。

許妤追隨大王,多有戰功,至此建號建興將軍,領跋州鎮撫使。這次外放,既是對她的鍛煉,也起到暫時協助鹿裔安定伏西地區的作用。

闊闊甘多番參加野戰,統領女營騎弩兵殺敵、擾敵有功,建號遊擊將軍,暫時代替許妤統領緹騎。

顏士重身為二十二騎之一,起義以來多有戰功,至此建號護軍將軍。

戴得功作為起義時骨幹之一,東西轉戰多有戰功,至此建號領軍將軍。

林宓身為二十二騎之一,治理斡州、訓練民兵卓有成效,至此建號材官將軍。

高敬和作為起義時骨幹之一,作戰有功,鎮守烏東地區有勞,至此建號威東將軍。

姚蠻子作為起義時骨幹之一,多有戰功,至此建號威西將軍。

葛裏申作為起義時骨幹之一,戰功雖然不太夠,但其女兒阿紮倫卡設奇計拖住奔薩公國人馬,對於漢軍戰勝金奧爾第斯科軍功不可沒。作為獎勵,建號建寧將軍。

別司丘耶爾赫夫雖是降將,在留州兩度危難時力戰護城,顯示忠誠與能力,建號靖邊將軍。

契瓦洛夫擒拿大公投降,使得炎漢輕而易舉攻克奔州,影響很好。為示表彰,特別給予建號折衝將軍。

沈騏偵察、野戰有功,升為偏將軍。

另外,由於發展水師的必要,趙矜想要重用房元度,但是房元度並沒有戰功,按理不能成為將軍。他的兩個弟弟有功,但不能歸在他頭上,何況他們主要都是出使的功勞,屬於文官而不是武將。

這怎麼辦呢?趙矜問詢房元度。房元度笑道:“主公,不知微臣可否考試?”

趙矜聽了一喜:“對啦,還有考試這個辦法!……不過,你能考嗎?”

“微臣必不是何磐大人對手,雖如此,與他戰平卻也不難。”

“哈……以智平之,是嗎?”

“是也。隻怕於何磐大人麵上不好看。”

“這倒不怕。隻要你真的有把握戰平他,我給你安排考試。何磐的麵子麼,丟一丟不要緊,反正他自從戰平許妤那時候起,已經丟過了,啊哈哈!”趙矜這麼說著,樂得開懷大笑。一般來講,做君主的必須尊重眾將,不能故意讓他們丟麵子,否則隻怕他們記恨,有損君臣關係。不過,何磐有所不同,趙矜與何磐混得極熟,早已清楚他的性格——這家夥容易生悶氣,但卻不是真正的小肚雞腸!

於是當真考試。房元度利用何磐對自己的不屑,故意裝作不濟,隻逃不打,把何磐急得哇哇大叫。何磐舉錘滿場追打房元度,追上之時皆被房元度大刀擋住——房元度的武器,乃是向孟世伯學來的大關刀,重六十斤,擋幾下何磐的錘子不成問題。結果何磐越追越焦躁,驅馬過急,最後竟累到戰馬趴下!

趙矜遂宣布:考試結束,算是打平。房元度占上風,考試合格,拜為偏將軍。

何磐大怒,攘臂不服:“那廝隻顧奔逃,如何占得末將某上風?”

趙矜教訓他:“何中尉,這是你的不對了。若是戰場之上,你犯了急躁毛病,他可取你性命,何止占你上風?”

何磐啞口無言。趙矜叮囑他今後要吸取教訓,懂得控製情緒,並且許諾將來有合適的寶馬時送他一匹。何磐這才怏怏不樂地拱手下去了。

(待續本回下節)

第六十一回附圖:玄黃三年炎漢州府示意圖《異域縱橫記》

第六十一回:有幾番生離死別,成若幹功名富貴(下)

經過了一番升遷和調整,炎漢目前主要的文臣武將如下:

爵位(封地)官職將軍號姓名

輔國侯(2500戶)大司馬左將軍李荼

安國侯(2200戶)大司徒後將軍何安平

寧國侯(2000戶)鎮南都督領傑州右將軍烏達

定國侯(2000戶)鎮東都督領蒼州前將軍齊勁

忠勇伯(1500戶)鎮西都督領奔州虎翼將軍鹿裔

修武伯(1200戶)讚州鎮撫使鎮軍將軍蕭銎

威猛伯(1000戶)虎賁中尉冠軍將軍何磐

羽葆子(800戶)虎賁衛尉軍師將軍李慶熙

建武子(800戶)曠州鎮撫使龍驤將軍李圭

讚武子(600戶)連城府鎮撫使武衛將軍廉鈞

儀衛子(500戶)跋州鎮撫使建興將軍許妤

忠敢男(400戶)京營都尉護軍將軍顏士重

忠果男(400戶)京營都尉領軍將軍戴得功

宣義男(400戶)斡州鎮撫使材官將軍林宓

顯榮男(400戶)司農卿虞默

顯文男(400戶)司行卿鄭文初

顯誠男(400戶)司寇卿張翰

顯信男(400戶)太倉卿劉仕德

剛猛男(300戶)京營都尉蕩寇將軍甘巴速

勇猛男(300戶)戍軍都尉威西將軍姚蠻子

顯節男(300戶)盧州鎮撫使橫野將軍陳龜年

歸化男(300戶)賽州鎮撫使折衝將軍契瓦洛夫

恪勤男(300戶)伊州鎮撫使建寧將軍葛裏申

歸義男(200戶)明州鎮撫使靖邊將軍別司丘耶爾赫夫

忠敬男(200戶)穆州鎮撫使威東將軍高敬和

宣威男(200戶)侍禦使房勉之

宣文男(200戶)侍禦使房簡之

向義男(自治領主)緹騎都尉遊擊將軍闊闊甘

向化男(自治領主)澤州鎮撫使偏將軍鐵厄訇戈

士爵(100戶)葉州鎮撫使偏將軍獨隆翰

士爵(100戶)留州鎮撫使偏將軍周伯榮

士爵(100戶)薩州鎮撫使偏將軍安豐

士爵(100戶)塔州鎮撫使偏將軍古盧臘牟

士爵(100戶)米州鎮撫使偏將軍素迷獨

士爵(100戶)葛州鎮撫使偏將軍譚勝

士爵(100戶)京營都尉偏將軍呼合珥

士爵(自治領主)京營都尉偏將軍也黎花真

士爵(自治領主)戍軍都尉偏將軍孛銳阿巴希

士爵(自治領主)戍軍都尉偏將軍孛銳阿惕沁

士爵(自治領主)戍軍都尉偏將軍孛銳阿貝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