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齊家平天下,英明睿智為聖君;

施仁行義重禮法,方能群生仰王恩。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上古有三皇治世,五帝定倫,後禹皇以治水之功受禪,在位二十七年傳子啟,啟建夏,享國運四百載而滅於商,商湯革命奪天下,傳子孫六百載而滅於周,周末七國分爭,並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並入於漢。

漢朝自高祖以布衣之身,手持三尺青鋒,芒碭山斬白蛇而起義,七年統天下,後來王莽亂政,光武星隕而破死局,三年主乾坤,傳至恒、靈二帝。恒帝禁錮善類,靈帝寵信宦官,以致朝政日非,天下人心思亂,盜賊蜂起,先有黃巾起義席卷八州,後有董卓入京禍亂朝堂。

時有曹操先發矯詔,後作檄文,以大義布告天下,聚各路諸侯,興義師,泄公憤;扶王室,救黎民。

矯詔行到潁川,引出一世家子,姓陳名曦,字子川,按先天神帝曦於未世逆時重轉臨凡,年方一十七歲,卻博通墳典,淹貫古今,有經天緯地之才,空古絕今之學,濟世匡時之略,蓋天下一人也!

卻說陳曦看了矯詔,引自家婢女同老仆三人先到陳留,不料曹操已經離去,後去酸棗卻於途中迷路,得遇公孫瓚,見劉備隨至虎牢關,帳內獻策擒華雄,敗呂布,破洛陽,追董卓,救曹操,得書四千卷,鐵騎萬餘,為霸業之基,後南下入泰山,招賢令群才畢至,高築牆廣積錢糧,五年佐定中原,平滅諸胡,北擊匈奴,不料長安大火,天子遇害,皇室宗親十損其九,隻得長公主繼位,改年元鳳,女子當朝,開亙古未見之局,啟元鳳中興,炎漢三興之始。

“我劉備忠於漢室,立誌匡扶漢室,然則漢室可輔輔之,不可,代之!吾乃漢室宗親,即有此血統,就需要以身作則,漢室的榮耀不容許玷汙,凡有染指者皆吾之死敵!”

元鳳十九年,冬,已官至尚書仆射的陳曦在自家舉辦宴席時突然想起了十數年前,十八路諸侯討董入洛陽時,他詢問劉備誌向時的回答,那是他第一次在劉備身上感覺到懾服人心的帝王氣魄,哪怕現在的他已經貴為陳侯,成為大漢帝國實質上的最高掌權人,但回想起來仍是心緒澎湃,感慨萬分。

時宴席間酒過數巡,陳曦臉麵泛紅,已有三分醉意,更兼佳人在懷,又有舞女揮起長袖,體態婀娜優美,如白天鵝般在座位前翩翩起舞,歌姬在旁伴奏,各色聲音如風中鳥唱,清脆而婉轉,不由豪興大發,起身謂諸人道:“孤自虎牢關隨玄德公以來,入泰山,收黃巾,平青州,取徐州,破袁術,滅袁紹,逐孫策,定中原,覆匈奴,立公主,改年元鳳,佐漢室中興,將九州一統!”

陳曦越說越為激動,將手中杯酒一飲而盡,起身大笑道:“孤雖出身世家,但父母早亡,家世衰落,起於困局,興於微末,終結亂世,昌盛華夏,再造炎漢,一統九州,深入西域,直抵東歐,天下俯首,海外稱臣,南破月氏而取恒河,西擊羅馬以統中亞,如此功績,試問誰人可比?”

陳曦豪氣湧上心頭,又連飲數杯,起身在席間漫步,道:“自是秦皇不必築長城,漢武不必悔輪台……”

“子川,你喝醉了,不要再喝了……”席間有女子勸說,陳曦伸手攬過女子纖細腰肢,右手輕撫女子姣好臉龐,柔聲道:“殿下,我很清醒,隻是偶爾放縱一下而已……”

“終亂世以統天下,滅諸胡以收草原,覆匈奴以結血仇,鑿運河以通南北,教無類以傳文明,改國策以正朝綱,通山巒以築橋梁,定禮法以安人心,剿邪祀以樹正神,滅百國以統亞洲,敗貴霜以奪恒河……興炎漢以昌華夏!”

歌姬優美的歌聲如山間清澈的溪流,音色宛如夜鶯般婉轉,像一陣清風般拂過,在空氣中蕩漾開來,泛進每個人的心田。

“子川,你今天好像很興奮的樣子?為什麼?”被陳曦伸手攬進懷中的劉桐臉麵泛起潮紅,像極了傍晚時,天邊被夕陽暈染的雲霞,一直蔓延到耳根處,聲音也帶著莫名的羞澀與柔和,不似往日那般跳脫。

“因為我的計劃終於可以推進到第二階段了,殿下,你明白嗎?”陳曦雙頰泛著飲酒後的紅暈,臉上卻露起一抹不羈的笑容,豪氣萬分的說道:“華夏的文明,漢室的威名,將會蔓延至諸天萬界的每一個角落,將會成為人類文明的主體,而不是局限在亞洲,局限於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