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九、風箏張(1 / 1)

九、風箏張

誰也說不清楚這小夥子是什麼時候來的天津衛。一開始大家隻知道他姓張,來天津大約是尋親來了,可是問他找誰,這年輕人又說不出個名堂,隻能在這裏先落了戶,慢慢找。

他會幹點修修補補的活計,這人生得很巧,可以說是什麼都會修。葉子胡同裏的老趙頭家裏的水缸破成四塊,把人請了過去,不過點點頭的功夫,鑲上了四根鐵條,再拿去一試水,嘿,不漏了!

除此之外他還會修書,把古本上的蟲洞刮開,然後依著那紙的紋理,分著經緯慢慢織補出來,再用和書上一模一樣的陳舊墨色臨摹上去,他補好的舊書,看起來是哪個朝代就是哪個朝代,從來沒串過行。

小夥子長得眉清目秀,手藝好,價錢也公道,很快就有人拿著桌椅板凳衣服頭麵排隊來找他修補東西。那一年,天津衛穿補過的舊衣服成了時興。

後來他給城樓修燈籠的時候,有人認出他糊紙的手法,就猜他原本是不是個做風箏的。那人說,不是做風箏出身的,紙糊不了那麼精到。

後來春寒料峭的時候,果然見他門口晾曬著一排排鮮亮的紙鳶。

他手上做出去最多的是白鳶,白紙透亮,襯著清明藍天也好看。撐起風箏的骨架用的是剖得勻而細的鳳竹,竹篾子浸過水,細細的刮去了毛刺,摸上去水一樣潤滑,從沒聽說過紮過哪位公子少爺丫鬟小姐的手。

那風箏糊的精細,雖然是簡單的軟翅子大雁,可妙在接骨處從不用卯榫,紮的是最新才出來的玻璃線,從外麵看起來仿佛渾然一體一樣,估摸著這天衣無縫也就是這樣了吧,下麵墜著一串風笛,到了天上比一般風箏更兜得住風,風笛可勁的吹開,聲音比黃鶯都清脆!

風箏張是個正經手藝人,買賣實在,話不多。天津衛原本賣風箏的也多,自打他出現以後,賣風箏的紛紛改行改業,不和他爭這一碗飯吃。

隻是他賣了一年又一年的風箏,要找的人始終沒有找到。

後來人家勸他說,也許人不在天津了呢?難道就沒有想著去外省找找?

於是當年冬天他就動了身去了湖北。別急,這人他去湖北不是為尋親,是府尹大人要去湖北賑災,賑完災以後得放焰口,這種兩湖兩廣的千人大型焰口,要用風箏向上天祈願的。

那天湖北小城黑壓壓的方圓十裏人都來了,不為別的,專看張小哥糊的那十八根骨的金龍大風箏,漆黑鬥大的龍眼,金光閃閃的鱗片,還有那鍍金九爪,一般人也別說放了,就是抬起來也費事。

因此這回他紮風箏用的可不是紙了,偌大的一個風箏,上上下下貼的全是紬布,浸過油,當真吃得住九萬裏的罡風,連龍骨也用上了多節的大毛竹。

兜風、引線、放長、調弦、收尾,張家小哥放風箏的手沉穩,那天老天爺也給他麵子,鼓足了勁兒的吹,於是乎,隻見那一條金龍賽活龍,慢慢從地麵上蜿蜒著鳧起,雲山霧罩,在天上搖頭擺尾。

底下呼啦一片老百姓都跪下來了,祈求老天開恩,來年給個風調雨順五風十雨的好年。張家小哥一個人站在這萬人之上,神色半點不動。

都說放風箏放的是人的願望,他現在是不是也在放他的願望呢?百姓祈求的是五穀豐登,他求的願望來年能不能跟著一並實現呢?

一定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