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漢尼拔為克拉麗絲分析案情時,被另外想要搶頭功的奇頓醫生聽到了。在克拉麗絲走後,奇頓開始審訊漢尼拔,想要從他口中獲得對罪犯的分析。奇頓醫生答應漢尼拔,如果他肯提供線索,他會為漢尼拔安排另外一間監獄。隨後,兩人談妥條件,漢尼拔將被轉移到另外一座監獄。
途中,漢尼拔利用私藏下的鋼筆殺死了守衛,成功地逃了出去。同時,克拉麗絲則根據漢尼拔提供的線索,一路追蹤到一個叫作詹姆·伽姆的人。因為海關記錄顯示,他曾經提著一箱來自蘇裏南的毛蟲入境,而且還去過變性手術中心。最終,克拉麗絲終於找到了詹姆·伽姆的住處,在打鬥中成功將其擊斃,順利地救出了參議員的女兒。
在FBI的慶功會上,克拉麗絲接到了漢尼拔的電話,他說以後不會去找她麻煩,他已經有了新的目標,就是奇頓醫生。電話掛斷後,漢尼拔戴上帽子,無聲地進入人流,去尋找他下一個目標——奇頓醫生。
電影賞析
《沉默的羔羊》應該算是1991年最成功的電影了,到目前為止,它獲得了大小電影節裏的31個獎項和29個提名,其中包括了1991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導演以及劇本改編獎,同時,它還被稱為迄今為止美國影史上最經典的一部“精神分析電影”。
影片塑造出克拉麗絲、漢尼拔和野牛比爾三個性格迥異、形象鮮明的人物,同時運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將每一個人物的內心特點悉數展現在觀眾麵前,當克拉麗絲按照漢尼拔的提示,從野牛比爾手中拯救出無辜少女時,她完成了對內心中“沉默羔羊”的最終救贖,同時,熒幕麵前心中存有“羔羊慘叫”的觀眾也獲得了心靈的釋放。
失去父親的克拉麗絲,從小便生出了為父報仇的心理。她在逆境中成長起來,靠著不懈的努力獲得了優秀的學業成績,憑借堅毅的性格通過了FBI學院的艱苦訓練。可是,漢尼拔還是一眼就看出來她內心中的自卑和脆弱。
多年來,她經受著羔羊慘叫的折磨,始終無法擺脫童年的陰影。這正是因為,在潛意識裏,她對那隻弱小、無力的羔羊形成了身份認同。她就如同那隻羔羊一般,無力反擊世界的殘忍,除了奮力地抗爭,就隻能默默等待被殺戮的命運。
在漢尼拔的帶領下,她的內心世界重新回到了羔羊被宰殺的場景,喚醒了她隱藏多年的夢魘。可是,當她直麵與野牛比爾打鬥,並且最終擊斃他時,她終於克服了心理上的恐懼,完成了自身的救贖。這一次,她已經從弱小變得強大,從懦弱變得勇敢,終於可以成功地解救那隻待宰的羔羊——參議院的女兒,也終於幫助自己擺脫了童年的陰影。
漢尼拔在克拉麗絲的救贖中起到了關鍵的提點作用,實際上,他卻是一個智商超群的瘋子。他是一個心理學家、精神分析的專家,同時還是一位古典文學家。他喜歡畫畫,喜歡聽巴赫的古典音樂,卻也喜歡吞掉人的舌頭。
在傳統的精神分析看來,藝術家都是神經質的、病態的、精神失調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藝術不過是這種病態和精神失調的副產品。作為極富藝術家魅力,卻又缺乏上帝仁慈的漢尼拔,可以成為這一理論的典型代表。
當然,與漢尼拔的惡相比,野牛比爾更傾向於反社會的惡。人類犯罪的根源往往是由生本能、死本能和性本能共同導致的,尤其是潛伏在生命中的死本能,它具有一種破壞性和攻擊性,將自己和他人推向毀滅的深淵。
年幼時,野牛比爾遭受過繼母的虐待,造成他人格結構中超我的發展發生了固著。這種固著表現在對父母認同上的敵對。當父母無法提供支持人格發展的親子關係時,兒童就會產生自戀傾向,導致人格中嚴重的自我中心。於是,野牛比爾將人格的發展動力全部指向了內部,開始討厭自己的性別。當社會製度無法提供幫助時,原本指向個體內部的力量發生了轉化,於是他開始通過反社會的行為來實現自己的夢想。
整個影片中,同樣帶著童年期心理創傷的兩個人,克拉麗絲和野牛比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果說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隻亟待拯救的羔羊,那麼如何處置它將左右人們的命運。將它放置在陰暗的角落裏,不去碰,也不去打擾,卻永遠免不了受它的折磨,時不時地讓自己沉浸在黑暗裏,自顧自地舔舐傷口。如果揭開傷疤,或許一時間會血肉模糊、鮮血淋淋,但如果能夠找到治療的方法,讓傷口得到治愈,便可以一勞永逸,徹底地拯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