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本書我們提到灰暗的心靈原因探討,怎樣走出心靈的灰箱而創造健全的人格。其實很多人的煩惱和憤恨都是“看不開”,由於不正確的主觀和偏見,造成不必要的憂愁和痛苦。在臨床經驗中,我們看到樂觀的人的心理比較健康,悲觀、偏激、固執的人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在統計學上,很多事物都是正態分布,可以用鍾形曲線來表達。絕大部分事物都在平均範圍,如身高、智商、財富、體重、長相、成績、友誼等。小部分事物處在兩個極端,例如身高,絕大部分人都在150厘米到180厘米之間;很少人是侏儒,不超過120厘米;很少人超過200厘米,如姚明一樣高。所以當你看到很高或很矮的人,無須驚訝,因為這都是符合統計學的正態分布。同一道理,大多數學生都需要鼓勵或強迫才會讀書,所以成績都是B和C;而有小部分學生,他們非常用功,不用強迫,他們自覺地拿到A;但也有小部分學生,他們很懶惰或反叛,怎麼強迫他們,他們都不念書,而他們的成績是D或E。如果有一個老師教一班新學生,他認為他自己是很好的教師,會很成功地把這班學生的成績弄好,那他將會很失望。因為不管他怎麼用功,大部分學生會拿B和C,小部分學生會拿A,也有小部分學生拿D和E。如果這位教師明白這是正常的現象,那麼他便不會失望或氣餒。
在人際關係上,不管你對朋友怎樣好,大多數朋友都是普通朋友,少數是知心朋友,但不管你對他們怎麼樣,他們都會關心或支持你;但是少數朋友,不管你對他們怎樣好,他們都會傷害你或不理睬你。有多個孩子的父母都有這個經驗,大部分孩子有普通的成就或對父母的態度很普通;有一兩個孩子成就很大或對父母的態度極好;也有一兩個孩子毫無成就或對父母態度很差。如果父母要求每個孩子都成為龍或鳳或很孝順,那麼這些父母一定很失望。因為這不是根據統計學的正態分布。同一道理,不管你做什麼事情,如繪畫、烹飪、唱歌等,大部分的人的反應是一般,極小部分人會很讚賞,亦有極小部分不認同。如果你是很出色的畫家、歌星、明星,並要求每個觀眾或聽眾都讚賞你,那麼你會自尋煩惱,因為這也不是根據統計學的正態分布。其實在你做事,如繪畫、釣魚的過程中已得到滿足,畫得好不好,釣不釣得到魚已不重要。所以別人讚賞你的成就應當做紅利;別人不讚賞你的成就也不要太難過。
在臨床經驗中,我們看到的病患由於很在乎別人的讚賞和批評而造成很大的困擾。受到別人稱讚時便會很高興,但受到別人批評時很不開心,情緒完全被別人所控製或影響,而失去自我。所以想要有快樂的人生,做事時要盡力而為,采取“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態度,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勝不驕,敗不餒”,為人處事不要太執著,太極端,這就是中庸之道。
當你能很休閑地看這本書,你應該很感恩。因為能夠看書,代表你的眼睛好,頭腦好,身體健康,可以集中精神,比一般人為了糊口拚命,生病動手術,眼睛不好等等好得多。如果常常用感恩去珍惜你現時所擁有的健康、智慧、家庭、朋友和社會等,那麼你會感到心靈真正的滿足,達到“樂天”的境界。再者,當你明白人的生命會有起伏,如鍾形曲線的正態分布,大部分時間命運會很普通,有小部分時間命運會極好或極差,那麼你就不會怨天尤人或感歎命不如人,而達到“知命”的境界。當你能夠“樂天知命”,那麼你就會有“快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