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3章 家庭關係中的心理學②出生順序影響性格嗎(1 / 1)

有一種說法認為,兄弟姐妹的性格不同,是因為出生的順序不同而導致各自扮演的角色不同,因此性格也不同。

家庭中孩子的角色

哥哥不善交際但成績很好,弟弟朋友很多很受歡迎但成績不好……像這樣,明明是同樣的父母同樣的家庭培養出的兄弟,但性格卻很不一樣,你不覺得不可思議嗎?

布拉德肖(J。Bradshaw)認為在家庭內部有一些必須滿足的需求,而孩子也要扮演角色使這些需求得到滿足。在家庭裏共有四種需求:①想完成什麼,想要成功地達成需求;②父母沒有意識到的無意識需求;③讓家庭聯係更緊密的需求;④保證家庭和睦的需求。第一個孩子是①達成需求,第二個孩子是②無意識的需求……依次類推,孩子按照出生順序被賦予了一些角色。

再把他的學說講得具體一點。長子長女因為背負著家庭的成功願望,所以責任感很強,學習認真,在學校成績很好。次子次女自然地感受到了存在於父母無意識中沒有被滿足的願望,並將它們實現,次子成為了母親理想中的男性,次女從事了母親年輕時夢想的職業。第三個孩子的角色是讓家庭的聯係更緊密,所以善於調節夫妻關係和手足關係。第四個孩子要保持家庭和睦,擔任著使全家快樂的責任,所以善於在人多的場合調節氣氛。

當然,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需求,孩子少的話一個孩子就得擔起多個職責,也很少出現將職責十分精確地區分的現象。總之,根據不同家庭不同時期的狀況,對孩子的角色要求也是不一樣的,這也表現出了孩子的性格差異。

思考一下孩子的不同性格

家庭的需求和孩子的角色

在家庭裏有以下四種需求,孩子們為了滿足這些需求所采取的行動影響了他們性格的形成。

向責任感強認真的類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