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四龍奪謫(2 / 3)

仁和二十二年元月,皇帝病重,太子奉旨監國。

二月初,傳聞禦醫館暴出欺君舞弊大罪。據說一直替皇帝診病的禦醫,竟然暗中將皇帝所用之藥調轉了,以至皇帝病情日漸加深。而這背後主使之人,竟然是……太子。

太子為何這樣做?

答案自然十分明顯。皇帝駕崩,太子會繼位。

這位太子爺自然是擔心夜常夢多,畢竟幾位皇子都在一旁虎視眈眈。

此事一出,京城大嘩。

湘王當即誓師,嚴要清君側。寧王和豫王自然不能眼睜睜看著,也先後表態,誓要救‘父皇出火坑’。幾位王爺都開門立府,都養了府軍護衛,尤其是湘王,那可是大魏王朝頭一個響當當的外放王爺,有富庶的封地,湘王那封地,可不是齊律這種窮困潦倒的地界,那可真是魚米之鄉,是富貴地界。

湘王有銀子,腰杆子自然硬。

所以這次回京,他帶的護衛最多,足足三千人,五百人帶進京城充當了護衛,餘下人駐紮在離京城數裏的地方,隻要送個消息,半個時辰便能趕到京城。

而相比之下,太子的勢力就顯得形單影隻了些。

他一直居於東宮,自然沒機會養自己的府軍。他唯一依仗的,便是朝中重臣,是京畿衛。可偏偏,京畿衛被皇帝牢牢把在手中,便是皇帝病重,那塊京畿衛掌使的金牌也沒有旁落他人。

而朝中那些老臣,突然間也開始神龍見首不見尾。

告假的告假,娶妾的娶妾,每日來上朝的竟然都是些小魚小蝦……太子終於發現異常,急急去尋皇後商議,皇後如今也失了往常矜持的模樣,與太子一同急急趕往皇帝初寢宮。

可是與以往一樣,才走到宮門,便被林公公攔下了。

言皇帝口喻,要靜心休養,不見任何人。至於京畿衛的堂使的金牌?

林公公言他一個內侍,實在不知。

太子怒,皇後包,可又不敢公然去衝撞這位林公公,這位林公公看起來不顯山不露水的,可卻是個高人。何況皇帝到底病的有多重,皇後和太子心中沒底。

禦醫的話早已做不得數。

至於太子收買禦醫一說,實是欲加之罪,他確是收買過幾個心腹太醫,不過是想時刻清楚皇帝的病情,畢竟他乃一國儲君,有些事,他自然得計量著。可是將藥調包之事,太子確是沒有做過。

他被冤枉了,而冤枉他的人是誰,根本不必調查,誰咋呼的最歡,便一定是誰。

魏湘……一定是他。

湘王帶我將皇帝圍了個嚴實,湘王的人馬外圍,是寧王和豫王的人馬。

幾方膠著著,誰也不肯罷手。

隻待,隻待最終一刻,闖宮……‘救駕’。

同一時間,漢陽公主府和玉陽公主府都收到了消息,玉陽公主隻是一聲長歎,道了句‘讓他們自去鬧吧’便下令緊閉公主府大門,任誰來求見皆吃了閉門羹。而齊府,也就是漢陽公主府,門外卻是一片車來車往。

整個京城誰都知道齊家老爺和大公子是太子嫡係。

此時太子被困宮中,太子的勢力自然焦急,而太子之下,便是齊老爺。他是太子之師,又是太子的幕僚。隻是這一次,齊老爺也沒了辦法。

湘王有人,而且占了個‘理’字,你先甭管那理是不是正理,至少在旁人眼中,湘王隻是圍了皇宮,而且打的是清君側的名頭,他並沒有真的闖宮。至於寧王和豫王,那二位比起湘王來,自然不值一提。在齊老爺看來,真正能稱得上是敵手的,就隻有湘王。

所以齊老爺這幾日腦中想的便是,如何一舉將湘王挾製。自此鏟除了湘王這個心腹大患,自然沒有是太子的敵手……

而齊夫人漢陽公主,便利用自己公主的身份,努力在京中貴婦圈中遊走著。

大家可別小看這貴婦圈,有時間女人吹幾句枕邊風,那可也是一番金戈鐵馬……倒真的有幾個中立的臣子來齊府拜訪。齊大公子自然也不得閑,整日的呼朋引友,拚盡一切替主家招兵買馬。這個時候,也不管對方是不是個人物了,隻要有意投誠,齊大公子來者不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