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17無罪的歎息(2)(1 / 3)

我:“不是,這個沒有明確界限或者分類,事實上,看似散漫的人比較難一些,因為他們對什麼都不在意,對什麼都不相信,所以那一類人最棘手。”我在撒謊,但是我必須這麼做,我可不想給她不利於我催眠的暗示。

她又按照我說的嚐試了幾次:“嗯,好多了。”

我:“好,現在閉上眼睛,照剛才我教給你的,緩慢地,深呼吸。”我的語氣同時也故意開始放慢。

她在安靜地照做。

我:“你現在很安全,慢慢地,慢慢地向後靠,找到你最舒適的姿勢,緩慢地深呼吸。”

她花了幾分鍾靠在沙發背上,並且最終選擇了一個幾乎是半躺的姿勢。

我:“非常好,現在繼續緩慢地呼吸,你會覺得很疲倦……”

在我分階段進行深催眠誘導的時候,搭檔始終抱著雙臂垂著頭,看起來似乎是打盹的樣子,但我知道那是他準備進入狀態的表現。他偶爾會用一種自我催眠的方式同步於被催眠者,我曾經問過搭檔這樣做有什麼好處,他說用這種方式可以把之前的印象與概念暫時隔離,然後以清空思維的狀態去重新捕捉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他這種特有的觀察方式我也曾經嚐試過,但是沒什麼效果。所以我曾經無數次對他說,那是上天賜予他的無與倫比的能力。而他絲毫不掩飾自己的驕傲:“是的,我是被眷顧的。”

“……非常好……現在你正處在自己內心深處,告訴我,你看到了些什麼?”我用平緩的語速開始問詢。

她:“這裏是……海邊的……懸崖……”

出於驚訝,我略微停了一下,因為這個場景意味著她內心深處有很重的厭世感:“你能看到懸崖下麵嗎?”

她:“是……是的……能看到……”

我:“懸崖下麵有些什麼?”

她:“海水……黑色的礁石、深灰色的海水……”

我:“告訴我你的周圍都有些什麼?”

她遲疑了幾秒鍾:“有一條……一條小路……”

我:“是筆直的嗎?”

她:“不,是……是一條蜿蜒的小路……”

我:“你能看到這條小路通向什麼地方嗎?”

她:“通向……通向遠處的一個小山坡……”

我:“那裏有什麼?”

她:“有……有一棟小房子。”

我:“很好,你願意去那棟小房子裏看一下嗎?”

她:“可以……我……我去過那裏麵……”

我:“那是什麼地方?”

她:“那是……是我住的地方。”

我想了想:“那是你的家?”

她:“不,不是……但是是我住的地方。”

我點點頭:“你在往那裏走嗎?”

她:“是的。”

我:“路上你能看到些什麼景色?”

她的語調聽上去有些難過:“荒蕪……的景色……”

我:“為什麼會這麼說?”

她的聲音小到幾乎聽不清:“幹燥的……土地……灰暗的天空……枯萎的灌木……荊棘……沒有人煙……荒蕪……荒蕪……隻有遠遠的小山坡上,有一棟小木屋……那是我住的地方……我住的……地方……”

我這時候才意識到,她似乎還有極重的自我壓製傾向:“你走到了嗎?”

她:“還沒有……還沒走到……”

我:“看得到腳下的小路是什麼樣子嗎?”

她:“是的……看到……是……一條土路……”

我低下頭觀察了一下她的表情,看上去她微微皺著眉,略帶一絲難過的表情,而更多的是無奈。這時候我看了一眼搭檔,他像個孩子一樣蜷著雙腿縮在椅子上,抱著膝蓋,眉頭緊皺。

我故意停了一小會兒:“現在呢,到了嗎?”

她:“是的。”

我:“我要你推開門,走進去。”

她:“好的,門推開了……”

我:“現在,你進到自己住的地方了嗎?”

她:“沒有……”

我:“為什麼?”

她似乎是在抽泣著:“裏麵……到處都是灰塵……好久……沒回來過了……”

我:“它曾經是幹淨的嗎?”

她:“不,它一直就是這樣的……第一次,就是這樣的。”

我又等了幾秒鍾:“你不打算再進去嗎?”

她抽泣著深吸了一口氣,停了一會兒:“我……在房間裏了。”

我:“詳細地告訴我,你都看到了什麼?”

她的情緒看上去極為低迷,並且陰鬱:“塵土……到處都是塵土,書上、椅子上、桌子上、書架上、窗子上……被厚厚的塵土……覆蓋著……”

我:“房間裏有家具嗎?”

她:“隻有很少的一點兒……桌子、椅子、書架,還有一些很大的箱子。”

我:“都是木頭做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