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是人生的基礎,莫紮特的父母深明這一點,於是在兒子不能體會這一點的同時,他們給了兒子最珍貴的忠告,結果成就了人世間最偉大的一名音樂家。試想:如果當時的莫紮特因為愛情而放棄了事業,那麼世間可能就不隻少了一名一流的音樂家,還多了一對平凡甚至平庸的夫妻,而且因為沒有良好的事業基礎,最後的結果往往會因為一事無成而導致家庭的破裂。要相信當你的事業成功之時,美麗的愛情也會悄悄地降臨。
易卜生曾經說過:“人的靈魂表現在他的事業上。”如果一個人認為幸福的標準是悠閑自在,整天就是看看報紙喝喝茶,那麼他是活在一個無知的天堂。事業在人生中必不可少,它不隻是為了維持人類的生計,更是人類文明最重要的表現。一個人有了事業,才不至於在人生的路上空虛無聊;一個國家有了事業,才能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讓空虛隨風而逝
雖然有了成功的事業,但是我們還總會聽到這麼一些人長籲短歎,生活無聊,內心空虛,麵對工作的壓力和社會的變化,一切都感覺無所適從。對此,我們應該學會排除內心的空虛寂寞之感,用一份淡然的心態,讓自己更成功,也讓生活更快樂更充實。那麼在生活中如何來擺脫空虛,讓自己更加的充實呢?
給自己一個目標不少人終生都像夢遊者一樣,漫無目標地遊蕩。他們每天都按熟悉的“老一套”生活,從來不問自己“我這一生要幹什麼?”所以他們感覺空虛、無聊、苦悶,因為他們缺少目標。
唐太宗貞觀年間,長安城西的一家磨坊裏,有一匹馬和一頭驢子。它們是好朋友,馬在外麵拉東西,驢子在屋裏推磨。貞觀三年,這匹馬被玄奘大師選中,出發經西域前往印度取經。
17年後,這匹馬馱著佛經回到長安。它重到磨坊會見驢子朋友。老馬談起這次旅途的經曆:浩瀚無邊的沙漠,聳入雲霄的山嶺,淩峰的冰雪,熱海的波瀾……那些神話般的境界,使驢子聽了極為驚異。驢子驚歎道:“你有多麼豐富的見聞啊!那麼遙遠的道路,我連想都不敢想。”老馬說:“其實,我們跨過的距離是大體相等的,當我向西域前行的時候,你一步也沒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師有一個遙遠的目標,按照始終如一的方向前進,所以我們打開了一個廣闊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圍著磨盤打轉,所以永遠也走不出這個狹隘的天地。”
傑出人士與平庸之輩最根本的差別,並不在於天賦,也不在於機遇,而在於有無人生目標!就像那匹老馬與驢子,當老馬始終如一地向西天前進時,驢子隻是圍著磨盤打轉。盡管驢子一生所跨出的步子與老馬相差無幾,可因為缺乏目標,它的一生始終走不出那個狹隘的天地。
生活的道理同樣如此。對於沒有目標的人來說,歲月的流逝隻意味著年齡的增長,平庸的他們隻能日複一日地重複自己。如果你想成為一名百萬富翁、千萬富翁,想做一名出色的商人,以此作為自己生活的核心目標,那麼就讓它成為點亮你自己的“北鬥星”。
這樣,當你有了一個目標之後,你就會為之而付出努力,很少再會有時間和精力來顧及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了。因此寂寞和空虛感也會在你努力實現目標的路上隨風而逝。
轉移目標
也許因為現實生活的種種原因,你的目標難以實現,此時不妨進行目標轉移,比如從學習或工作以外培養自己的業餘愛好(繪畫、書法、打球等),使心情平靜下來。當一個人有了新的樂趣之後,就會產生新的追求;有了新的追求就會逐漸完成生活內容的調整,並從空虛狀態中解脫出來,迎接豐富多彩的新生活。
博覽群書
讀書是填補空虛的良方。因為讀書能使人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可以沉浸在偉人所構築的世界裏,和智者進行思想的交流。同時讀書越多,知識越豐富,生活也就越充實。
他人鼓勵
當一個人失意或徘徊時,特別需要有人給以力量和支持,予以同情和理解。隻有獲得他人的鼓勵,才不會感到空虛和寂寞。所以必要的時候,要學會鼓勵他人,為他人也為自己。
忘我工作
勞動是擺脫空虛極好的措施。當一個人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工作時,就會忘卻空虛帶來的痛苦與煩惱,並從工作中看到自身的社會價值。要相信事業可以潤澤我們平凡的人生,讓我們在經曆寂寞和無聊之後可以繼續有力量來鑄就人生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