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任務5.3 植物的營養生長及其狀態分析(3 / 3)

(2)頂端優勢現象的產生

主要是生長素的作用。莖尖產生的生長素,在植物體內是由形態學的上端往其下端運輸,使側芽附近的生長素濃度加大,而側枝對生長素比頂端更敏感,濃度稍大便被抑製,因此頂芽的存在會抑製側芽的生長。另一方麵,生長素含量高的頂端,成為營養運輸的“庫”,有機物質多運往頂端,從而也造成了頂端優勢。近年來證明,細胞分裂素有解除側芽的抑製作用,因此,認為頂端優勢對側芽的抑製作用,應包括來自頂端的生長素和來自根係的細胞分裂素的競爭作用,通常情況下,莖頂端生長素起主導抑製作用。

5.3.5 典型案例分析

(1)菜豆葉子白天呈水平狀,而晚上則呈下垂狀

人們發現,這種運動即使在外界連續光照或連續黑暗及恒溫條件下也較長時間地保持,因此稱為休眠運動。人們認為它是一種內源性節奏現象,並把在生物體內存在的這種內源性節奏現象稱為生物鍾。生物鍾的現象在生物界廣泛存在,包括植物、動物和人類。植物方麵的例子很多,如荷花在清晨開放而在傍晚關閉等。

(2)果樹或茶樹育苗時,必須在果苗生長前期,加強水肥管理

這是植株生長最快的時期到來之前,加強水肥管理的實例。隻有這樣才能積累多量的光合產物,樹苗生長良好,形成大量枝葉,使果苗生長健壯。如果在樹苗生長後期才加強水肥管理,會使生長期延長,枝條幼嫩,樹苗脆弱,抗寒力低,易受凍害。禾穀類等作物,也應在前期加強水肥管理,否則會造成貪青晚熟,降低產量和品質。

(3)調整植物根、冠相關生長的兩項生產措施

1)大田作物苗期和果、蔬的育苗中,常控水蹲苗

大田作物整個苗期和果、蔬育苗後期,常常控製對植株根係的供水,以提高根係的環境溫度及氧氣含量,促進根係的呼吸代謝,使根係向深處良好地生長、發育。以提高根冠比,獲得壯苗。這就是生產中蹲苗的辦法。

2)甘薯類作物栽培中,前期施氮肥,保水分,後期增施磷、鉀肥,減氮肥

以地下根為收獲物的甘薯類作物,在生育前期地上部分多積累養分,生長充分發展,是為後期結薯塊打基礎;結薯期則要求有比較發達的根係,才能結出又多又大的薯塊。在生產上,前期不僅要注意施用氮肥,而且還要有充足的土壤水分,而在後期應使氮肥減少,並增施磷、鉀肥(磷使糖向根運輸,鉀使澱粉積累),有利於塊根的形成。以根冠比為指標,一般在甘薯生長前期,根冠比值應控製在0.2左右,接近收獲期應在2左右,這樣就可以奪得豐收。

(4)生殖器官和營養器官相關生長的現象

試驗證明,在番茄開花結果時,如讓花果自然成熟,營養器官生長就日見衰弱,最後衰老、死亡。如果把花果不斷摘除,營養器官就繼續繁茂生長。竹子營養生長可維持幾十年,但一旦開花,往往由於旺盛的結實,就會造成全片竹林枯萎死亡。多年生的果樹,大量結實後,會使樹勢衰弱,影響花芽的形成,使次年產量降低,造成所謂的大小年現象。適當供應水、肥,合理修剪或適當疏花、疏果能克服以上現象。這主要是果實消耗大量營養物質,即生殖生長限製營養生長。

對於以營養器官為收獲物的植物,如茶樹、桑樹、麻類及蔬菜中的葉菜類,則可通過供應充足的水分,增施氮肥,摘除花或花芽和修剪等措施來控製生殖器官的生長。

(5)葡萄、茶、楊、柳等扡插時順插和嫁接時接穗與砧木同向才容易成活

葡萄、茶、楊、柳等扡插繁殖和甘薯等育苗及嫁接時接穗的成活,利用的就是植物的再生作用;扡插時必須順插和嫁接時接穗與砧木同向才容易成活,利用的就是植物的極性原理。植物各器官的生長雖然有相關性,但也有它們的獨立性。植物體形態學兩端各具有不同生理特性,即形態學下端總是長根,上端總是長芽的現象,稱為極性。因此,也可以說,極性是各部分的獨立性。植物具有恢複植物體與植株分離了部分的能力的現象,稱為再生作用。

5.3.6 任務實施方法與步驟

(1)完成展示活動的素材收集

(2)小組討論與成果展示、鞏固訓練

學生反複閱讀課文,能敘述高等植物生長的區域性、周期性和生長大周期及相關生長。反複思考典型案例,能解釋農業生產中生物鍾現象和蹲苗、塊根、塊莖的增產、生殖與營養相關生長的調整及順向扡插和同向嫁接能成活等一些栽培措施的原理。

課後將對典型案例分析的結果和結合課文對問題的解答,記載在作業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