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帖 改變自己的128種方法(3 / 3)

96.別說別人可憐,自己更可憐,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97.福報不夠的人,就會常常聽到是非;福報夠的人,從來就沒聽到過是非。

98.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

99.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100.大多數的人一輩子隻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101.太過於欣賞自己的人,不會去欣賞別人的優點。

102.心是最大的騙子,別人能騙你一時,而它卻會騙你一輩子。

103.當你手中抓住一件東西不放時,你隻能擁有這件東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機會選擇別的。人的心若死執自己的觀念,不肯放下,那麼他的智慧也隻能達到某種程度而已。

104.人家怕你,並不是一種福,人家欺你,並不是一種辱。

105.不是某人使我煩惱,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來煩惱自己。

106.不要刻意去曲解別人的善意,你應當往好的地方想。

107.世上的事,不如己意者,那是當然的。

108.我的財富並不是因為我擁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109.吃了就一定要拉,人一定要學會隨緣放下,否則就會便秘。

110.常以為別人在注意你,或希望別人注意你的人,會生活的比較煩惱。

111.我能為你煮東西,但我不能為你吃東西。各人吃飯是各人飽,各人生死是個人事。

112.看輕別人很容易,要擺平自己卻很困難。

113.你隻管活你自己的,不必去介意別人的扭曲與是非。

114.如果你準備結婚的話,告訴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學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對方的缺點,世界上沒有絕對幸福圓滿的婚姻,幸福隻是來自於無限的容忍與互相尊重。

115.如果你能夠平平安安的度過一天,那就是一種福氣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經見不到明天的太陽,多少人在今天已經成了殘廢,多少人在今天已經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經家破人亡。

116.是非和得失,要到最後有了結果,才能評定。

117.寧可自己去原諒別人,莫讓別人來原諒你。

118.當你用煩惱心來麵對事物時,你會覺得一切都是障礙,世界也會變得醜陋可恨。

119.欲為諸佛龍象,先做眾生馬牛。

120.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周遭的世界,我們就隻好改變自己。

121.當你明天開始生活的時候,有人跟你爭執,你就讓他贏,這個贏跟輸,都隻是文字的觀念罷了。當你讓對方贏,你並沒有損失什麼。所謂的贏,他有贏到什麼?得到什麼?所謂的輸,你又輸到什麼?失去什麼?

122.我們大部分的生命都浪費在文字語言的琢磨上。

123.你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委屈,你應該要想,他對我這樣已經很好了,這就是修行的功夫。

124.別人可以違背因果,別人可以害我們,打我們,毀謗我們。可是我們不能因此而憎恨別人,為什麼?我們一定要保有一個完整的本性和一顆清淨的心。

125.與任何人接觸時,要常常問自己,我有什麼對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個人的道德和學問的力量來使人受益,就等於欠了一份債。

126.如果一個人沒有苦難的感受,就不容易對他人給予同情。你要學救苦救難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難。

127.一般人在遇到對方的權勢大、財富大、氣力大,在無可奈何的情形之下而忍,這算什麼忍耐呢?真正的忍是,就算他欺負了你,對不住你,但他什麼都不及你,你有足夠的力量對付他,而你卻能容忍他,認為他的本性和我一樣,隻是一時糊塗,或在惡劣的環境中受到熏染罷了,你不必與他計較,能在這樣的情況及心境之下容忍那才是真正的忍耐。

128.如果我們放眼從累生曆劫去看,那麼一切的眾生,誰不曾做過我的父母、兄弟姐妹、親戚眷屬?誰不曾做過我的仇敵冤家?如果說有恩,個個與我有恩;如果說有冤,個個與我有冤。這樣子我們還有什麼恩怨親疏之別呢?再就智慧愚笨來說,人人有聰明的時候,也有愚癡的時候,聰明的人可能變愚癡,愚癡的人也可能變聰明。最壞的人,也曾做過許多好事,而且不會永遠壞;好人也曾做過許多壞事,將來也不一定會好。如此我們反覆思索,所謂的冤親、賢愚,這許多差別的概念,自然就會漸漸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