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保持距離是一門領導藝術:切莫與人過於親近,或讓他人過於親近你。最常用之物往往最不受珍惜,因接觸愈多,缺點越顯;而緘默則可將缺陷掩飾。
34.與人相處,以誠為本:要贏得對方的心,最迅速的方法就是盡量以最簡單的方式向他闡明你的行動如何讓他受益。
35.拉大旗才好做虎皮:將你的能量集中在最強的一點上,找出最豐富的礦藏,然後深入挖掘,比起蜻蜓點水的東挖西掘,收獲會更多。
36.“背而譽之”和“少而施之”:麵而譽之,不如背而譽之,其人之感必深。多而施之,不若少而施之,其人之欲易逆。
37.好處不輕給,不濫給,不吝給:人們所高度稱道的任何事情,是絕少在人的期望之中的。良好的開端應當激發他人的好奇心,而不是抬高他們的期望。
38.謹防被突然升溫的熱情燙傷:最重要的是,接受恩惠時先別將其視作美樂之事。大多數的時候,這隻是使你受惠的那些人有意使你處於受恩者的地位而已。
39.不要痛打落水狗:“打落水狗”是為了表明你的立場,但切不可做的過分,以免被人視作“落井下石”;況且人生何處不相逢,給別人留一條路,自己也就多一條路。
40.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不要過分受惠於眾人或某一個人,否則你會淪為一個平庸的依賴他人的人。
41.人也一樣,喜歡“順著毛摸”:忤逆於人是最糟糕的處人方式,投其所好才會讓別人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式行事。
42.寧可先嚴後寬,切勿先寬後嚴:當一種惡被事先誇大,而人們後來發現實情之後,就會轉而對它抱讚賞的態度。於是原以為具有毀滅性的事物現在倒變得似乎可以忍受了。
43.會鬧的孩子不一定有糖吃:動物之所以能被人類馴服,隻因為人類使用了兩項法寶;一是使其挨餓,再用食物規範其行為;另一是暴力,以肉體的痛苦來矯正其行為。人也一樣。
44.凡事不可強出風頭: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現得比你的朋友優越;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讓你的朋友表現得比你優越。
45.“大人”不一定有“大量”:人們絕少是表麵看上去的樣子,不了解一個人的真實意圖,隻會使自己陷入麻煩。
46.利益當前,友情也會變質:沒有摻雜利害的友情很珍貴,但也很脆弱,因為它還未經過現實的試煉。
47.要學會向“冷廟”燒香: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今天的“冷廟”有可能是明天的“熱廟”,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見,不可老是跟在別人屁股後麵跑。
48.“人情利”比“物質利”更長遠:人在社會上辛苦地做事,求“利”安身並不可恥。如果凡事計較,表麵上你得到了該得的,但這是殺雞取卵,你的“利”絕不會長遠。
49.“紅臉”“白臉”都會唱:不要以為一個人隻有一張臉。要在社會做到見機行事、亦剛亦柔,需要的臉孔不止成百上千。
50.顧大局,不要拘小節:看到遠處,才不會被眼前的景象的迷惑。
51.貓教老鼠留一手:不要總是露才顯能,否則要不了多久,人們再也不覺得你有什麼稀奇處。所以,你總是要留有一些絕招,假如你能經常嶄露那麼一點點新鮮的才華,則人們就總是會對你抱有期望,弄不清你的才華究竟有多少的深廣。
52.做好人要有原則:“好人”與“爛好人”的區別在於好人是有原則的,而爛好人卻沒有。
53.遠離小人,勿媚君子:遠離小人,但不要把厭惡表現在臉上;接近君子,更要保持你的不卑不亢。
54.人情要用在刀刃上:關鍵的朋友要留到關鍵的時候再用,不要把他們的善意濫用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倘若你以多換少,日後還有什麼剩下來?能夠使你得到保護的情義或者能夠使你得到保護的人遠比一切更珍貴。
55.別人的“尊敬”的往往是你的資源:不要高估自己人格的魅力,在別人的眼裏,那也許一文不值;反倒是那些與你人格毫無關係的東西,更能引起人們的興趣。
56.“懷才不遇”多半是自己造成的:如果你自己不把“錐子”放進袋子裏,就別指望能“脫穎而出”。
57.慎對小人:小人之所以稱為小人,在於他的影響力既讓人鄙夷又讓人畏懼。
58.不要讓別人知道你太多的失意事:知道痛苦價值的人,不會輕易向別人泄露和展示自己的痛苦,哪怕是最親近的人。因為總向別人吐露你的失意事,你便留下了一個軟弱無能的形象。
59.“率性而為”不可取:“喜怒不形於色”,會讓人覺得你陰沉而不可捉摸;說哭就哭,說笑就笑,會讓人覺得你幼稚而不成熟。“率性而為”的人在工作中是不能擔當大任的。
60.知恩不圖報,人情長不了:付出不應企求回報,但也不應該滋長惡習。
61.與同事相處,保持合適距離:使人愉悅的法則就是:打開其胃口,但永遠不讓其吃飽。迫不及待的欲望比飽食之餘的饜足感作用更大。同事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
62.不能因弱而力怯,不能因強而出頭:太剛則折,太柔則廢。欲剛,必以柔守之;欲強,必以弱保之。
63.寧挖一口深井,不要十個淺坑:耐心和持久勝過激烈和狂熱,因此許多事情常常是成於堅忍,毀於急燥。
64.感情用事,有害無益:好脾氣是一個人在社交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飾。因此,做人做事切莫意氣用事,“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65.一樣米養百樣人:了解你所交往的人的性格,才能知曉他們的意圖。知道起因,也就知道結果;結果會告訴我們他們的動機所在。
66.辦公室應遵守的“規則”:所聞之事,皆非其心所願聞,而又不能不聞;所見之人,皆非其心所願見,而又不能不見。
67.要尊嚴,也要人緣:不要讓自己和社交中的朋友們的固執己見產生和繼續下去,因為這種交談與其說是一件事務,不如說隻應是一種遊戲,應當通過一種適當插入的戲謔而將那種嚴肅認真避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