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關鍵(1)(1 / 3)

買菜的比喻:破除人力資源思維定式

一位老板向管理專家訴苦說:他的公司管理極為不善。於是,管理專家應約前往,到那位老板的公司上下走動了一下,專家的心中就有底了。

專家問老板:“你到菜市場去買過菜嗎?”

老板愣了一下,回答說:“去過。”

專家又問:“那你是否注意到,賣菜的人總是習慣於缺斤少兩呢?”

老板又回答:“嗯,是這樣的。”

“那麼,買菜人是否也習慣於討價還價呢?”專家問道。

“是的。”老板回答。

“那麼,”專家笑著提醒老板,“你是否也習慣於用買菜的方式來購買員工的生產力呢?”

老板很是吃驚,他瞪大眼睛望著專家。

專家解釋到:“一方麵是你在工資單上跟你的員工動腦筋,而另一方麵是你的員工在工作效率或工作質量上跟你缺斤少兩——也就是說,你和你的員工是同床異夢,這也就是你的公司管理不善的病灶所在!”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我們應該對此有所警醒,這種思維定式會影響企業的正常運行,管理者必須努力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才能夠保證企業的正常發展。

點評

我們都知道“人際交往的第一原則便是對等原則”。不論你是普通人還是管理者,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或合作都是平等的。而我們很多的管理者卻隻是想讓員工努力為自己幹活,卻沒有想到自己也應該努力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給員工優厚的福利待遇。這就像買菜一樣,如果管理者不給予員工好的工作條件和待遇,員工自然也就不會那麼拚命地去幹活,合作都是相互的。

作為管理者必須明白:管理者不是家庭婦女,家庭婦女買菜討價還價,是習慣!是精明!而管理者在工資單上跟員工動腦筋,則是不懂得以人為本。

同理,人才也不是蔬菜。買菜,你可以撿點小便宜。而用人,則要看企業的需要,對於真正需要的人才,管理者不僅僅要肯付錢,而且還要給人才優厚的福利待遇才行。

純潔的自信心:正確地管理和開發人力資源

一個牧羊人為了擴張自己的事業,決定培養一隻狼作為自己的幫手。從此,他就開始每天訓練狼如何去捕捉羊。他希望通過狼把鄰近羊群中的羊都據為己有。

因為他找的這隻狼並沒有經過野生的訓練,是人工撫養大的,膽子很小。所以為了鼓勵它,牧羊人對狼說:“你是一隻狼呀,你要相信自己能夠變成一隻最傑出的狼!”

而這隻狼果然變得很傑出,它居然把主人的羊也捕捉到了自己的肚子裏。

最終,有一位獵人對此忍無可忍,義憤地擊斃了這隻狼,而那位牧羊人也因此而淪為窮光蛋。

這個事例給了我們深刻的教訓,牧羊人成了害人害己的罪魁禍首。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事例。

某知名軟件公司,因想發展數碼產品,就招聘了一名主管,而這位主管先前就在經營自己品牌的數碼產品,後因某種原因倒閉了。因軟件公司的經理並不懂得數碼產品的流程與銷售,於是讓招聘來的主管全權負責:“你本身就是做這個起家的,我對你有信心!”

在主管的努力下,數碼部很快運營起來,並投入了很多的財力、物力和人力。而結果很令人意外,數碼部始終處於虧損狀態,在資不抵債的情況下,經理隻好讓這位主管全權處理,而這位主管卻以低於市場價50%的價格,將產品全部處理給一些經銷商,最終中飽私囊,逃之夭夭。

軟件公司的經理成了牧羊人的翻版。

點評

自信心常常能夠幫助人們取得成功。作為管理者來說,應該要積極地鼓勵自己的團隊成員增強自信心,努力追求屬於自己的成功。

但是,管理者也必須明白一點:隻有純潔的自信心才能夠生發出健康的熱情。也就是說,員工的自信心必須是純潔的,不可夾雜私欲與貪婪。否則,在管理者的鼓勵下,員工隻是為了個人的貪婪而增強的自信心,將會對別的同事甚至對本公司造成潛在的危害。因為在不健康的自信心驅使下,某些員工的熱情很可能會成為不計後果的胡作非為。

作為管理者,在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中,一定要以此為戒,千萬不可犯牧羊人的毛病,否則就會像那位軟件公司的經理一樣,成為牧羊人的翻版。

牛車下山:正確的管理需要正確的引導

有這樣一對父子,他們住在山上,每天都要趕著牛車下山去賣柴。老父親比較有經驗,就坐鎮駕車,山路崎嶇,彎道特多,兒子眼神較好,總是在要轉彎時提醒道:“爹,轉彎啦!”

這天,父親因病沒有下山,兒子一人駕車。到了彎道處,牛怎麼也不肯轉彎,兒子用盡了各種方法,下車又推又拉,又用青草誘導,可是牛依然一動不動。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兒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後他靈機一動,看看左右無人,就貼近牛的耳朵大聲叫道:“爹,轉彎啦!”果然,牛應聲而動。

這就是條件反射,牛在用這樣的方式活著,而我們人類的生活則依賴於習慣。一個成功的人會明白如何來培養自己良好的習慣以取代壞的習慣,因為隻有良好的習慣積累多了之後,才會成就一個美好的人生。

而作為管理者來說,需要正確引導員工養成良好的習慣才能夠成就自己的管理。

在一家房地產公司,管理者在為近日員工的考勤情況發愁。公司整體的考勤狀況始終都不是太理想,尤其是公司的售樓部,考勤情況更是十分的不理想,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為了加強對員工考勤的管理,管理者對公司原來的《員工考勤管理製度》加大了執行力度。如此三個月下來,員工的考勤情況確實有了很大改觀。其中,行政人員已經基本上杜絕了遲到的現象,而售樓部的情況卻依然不盡如人意。尤其是到雨雪天,遲到現象更嚴重。

於是,在原來《員工考勤管理製度》的基礎上,管理者除了加大經濟上的處罰外,還視情節輕重給予行政上的處分。然而,售樓部對此依然反應冷淡。你罰你的,我晚我的。

管理者幾經思索,多方求證後,做出決定:“售樓部的接單為排號接單,而排號的順序將遵循到崗的順序。”此規定一經落實,可謂是立竿見影,不僅杜絕了遲到的現象,而且越是遇到惡劣的天氣,員工反而越不會遲到。

點評

正確的管理要以正確的引導為基礎。

作為管理者在管理的過程中,要給員工明確的執行信息,並且還要注意與員工正確的溝通和交流。與此同時,管理者還需要多培養員工的良好習慣,要能夠有效地去除或約束員工在工作中的壞習慣。而良好習慣的培養需要正確引導。

正確引導要從關注、關懷員工的角度出發,要能夠牢牢的抓住員工的“心”,要能夠有效地順其自然的來疏通,來理順各種關係,最終引導員工向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並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正確的引導還可以在無形中改變員工的錯誤行為,可以有效地培養員工對企業的責任感,使之最終轉化為工作績效來回報企業。

獵人和獵狗:掌握人才激勵的方法

混飯和拚命

一條獵狗要捉一隻兔子,獵狗一直追趕,追了很久卻仍然沒有捉到。牧羊犬看到後,譏笑獵狗說:“你們兩個之間小的反而跑得要快很多。”獵狗則回答說:“其實你並不知道,我們兩個的跑是完全不同的!我僅僅是為了一頓飯而已,而它卻是為了自己的性命而跑呀!”

一個和多個

一個獵人聽了獵狗的話,心想:獵狗說得對啊!如果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獵物,就得想個好的方法才行。於是,獵人又買來了幾條獵狗,並且規定:隻要能夠在打獵的過程中捉到兔子,就可以得到幾根骨頭,而捉不到的就沒有飯吃。

果然,這一招很管用。獵狗們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追兔子,因為誰也不願意看著別人有骨頭吃而自己卻沒得吃。

然而,過了一段時間後,問題又出現了。因為大兔子捉起來比較困難,小兔子捉起來容易。但是,捉到大兔子和捉到小兔子得到的骨頭都差不多,善於觀察的獵狗們,發現這個竅門後,就專門去捉小兔子了。

獵人就問獵狗:“最近你們捉的兔子越來越小了,為什麼?”獵狗們說:“反正沒有什麼大的區別,為什麼要費那麼大的勁去捉那些大的呢?”

眼前和長遠

麵對獵狗的回答,獵人經過一番思考後決定:不再將分得的骨頭數量與是否捉到兔子掛鉤,而是采用每過一段時間,統計一次獵狗捉到兔子的總重量的方法,按照重量來評價獵狗,以決定其在這一段時間內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