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4章 拖延和依賴是一種惡習(1 / 1)

對渴望成功的職場中人而言,拖延和依賴是擋在通往成功路上的兩個絆腳石,是最危險的惡習。它會慢慢地吞噬我們的意誌和心靈,削弱工作激情,阻擋我們發揮潛能,使人失去鬥誌。習慣性的拖延者往往也是尋找借口與說辭的專家。在一個追求高利益高效率的企業或組織中,員工一定要克服拖延的惡習,將其從自己的生活中根除。

處在拖延狀態的人,往往陷於一種惡性循環之中,今日事不做,非得以後再去做,卻不知在拖延時所浪費的時間和精力,足夠把今天的工作完成。決定好的事情遲遲不做,常常還會使我們的品格受到不良影響。

美國哈佛大學人才學家哈裏克說:“世上有十分之九的人都由於做事拖拖拖拉拉的惡習而無所作為,這是因為拖延能扼殺人的積極性。”實際上,我們也會往往因為拖延時間而後悔,但是下一次又會習慣性地拖延下去。久而久之,我們會把這種惡習當做平常之事,以致無視它對工作產生的危害。

事實上,拖延絕不能忽視。一個企業很有可能因為短暫性的拖延而遭到慘重的損失,這並不是危言聳聽。

埃克森公司的一艘巨型油輪,1989年3月24日在阿拉斯加觸礁,導致原油大量泄漏,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但埃克森公司卻一直沒有采取任何措施,以致引起了一嘲反埃克森運動”,甚至還驚動了當時的總統布什。結果,埃克森公司損失數目達幾億美元,形象大大受損。

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在工作中都或多或少地拖延過。拖延的表現形式是各式各樣的,其輕重也有所差異。例如今天該完成的事拖到明天去做,現在需要打的電話等到一兩個小時以後再去打,這個月該做的報表要拖到下個月去做,這個季度要實現的目標要等到下一個季度才去完成。凡事都留到明天去處理的態度就是拖延,這是一種拖延工作的惡習循環。

在工作中喜歡拖延的人,意誌往往也較為薄弱,他們或者不敢麵對現實生活中的困難,習慣性地選擇逃避困難,害怕艱苦,缺乏自我約束力;或者想法和目標太多,導致無從著手,沒有應有的規劃性和條理性;或者根本就沒有目標,甚至還不知道自己要確定怎樣的目標。另外,覺得條件不夠成熟,無法著手於行動也是導致拖延的原因之一。

靈感如同藝術家的創作一般,往往稍縱即逝,所以就要趁熱打鐵,馬上行動,及時抓祝一個奇妙美好的幻想瞬間進入一個藝術家的思想裏,快得猶如閃電一樣,如果在那一刹那間他能夠把所幻想的畫在紙上,一定會有出乎意外的收獲,如果拖延著,遲遲不願在當時拿起筆來繪畫,那麼過些時日,即便再想畫,印在他腦海裏的好想法,好的作品或許早已消散了。

更不能忽視的是,拖延有時會帶來淒慘的結果。古往今來,這種事件已數不勝數。

例如愷撒大將,就因為接到報告後沒有馬上去閱讀,而遲延了一會兒,結果就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曲侖登的司令雷爾派人給愷撒送信,華盛頓率領的軍隊已經渡過了特拉華河。但當信使把信交給愷撒後,他就順手把那封信裝在自己的口袋裏,沒去立即閱讀,因為他正在和朋友們玩牌,想著玩完牌後再去閱讀。

看完信後,他已經知道大事不好,等他去召集軍隊去攻打的時候,卻為時已晚。最終全軍被俘,連自己也死在敵人手中。就是因為幾分鍾拖延,愷撒竟然失去了他的榮譽、自由和生命!

成功箴言

拖延比任何習慣害處都大,更加讓人懈擔在職場生活中,優秀的員工知道自己的職責是什麼,做事從不拖延。即使有時會受到拖延的引誘,但他們會精神抖擻地去做,不管麵對的事情是簡單還是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