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近些年來,有理財觀念的人越來越多了。因為很多人都意識到單純地找個好工作,努力賺錢、減少不必要的開支並不能過上理想的生活。把錢存在銀行,每年的通貨膨脹率會使得金錢的“實質購買力”下降。當每年的通貨膨脹率高於定存利率時,他們的錢就縮水了。當初本來可以買一套房子的錢,如今隻能買一個廁所了。
理財就是分析你目前的收支情況、未來預期、投資性格來助你逐步實現你的理想。利用錢的價值創造新的財富,這樣不僅可以對抗通貨膨脹,而且累積財富的速度會遠比靠著每月微薄薪水,節省度日來的有效。
人們常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理財對每一個人都有積極的意義。錢多需要理財,錢少也需要理財,正所謂長得漂亮需要打扮,長得醜就更需要好好打扮了。隻有學會聰明理財,才能幫助我們創造美好生活。
投資理財不僅是一門學問和藝術,而且是一門很難把握的學問和藝術;投資理財不僅是一門職業;而且是門檻較高的職業,更是一種生活習慣和方式。無論哪一種投資理財,其目的是基本一致的,即通過對所有資產和負債的有效管理,使其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當然,理財也並不是盲目的一擁而上,而是要根據每個人的財力和性格、以及對未來的期許,做出理智的選擇。就個人而言,投資理財與每個人的理想、目標密不可分,進一步說投資理財是為你的理想和目標服務的。個人和家庭投資理財是為滿足個人和家庭發展需求為目的經濟活動。理財手法也需與人的個性相搭配。不同性格的人,投資方法也應有所區別,所以大家應該先搞清楚自己的理財性格、理財目標以及風險承擔力,這樣才有辦法控管自己的財務狀況,更好地處置過去的財產、配置現在的收入、規劃未來的收益。
九型人格之消費風格
性格真是一個神奇的東西,不同性格的人對待同一個問題,態度、方法大相徑庭。九型人格不同的類型,在理財、消費上,表現也大不相同。
在九型人格中,1號和6號對待金錢的態度就非常謹慎,有時候不免讓人覺得吝嗇。1號消費講究實用,用處不大的東西,即使形式再花俏也難以逃過他們那雙挑剔的眼睛;而6號重視儲蓄,消費帶給他們的快樂遠遠沒有看到存折上數目增長帶來的力量大,所以要敲開他們的口袋總是很難,因為他們花錢時,總是會有“心痛的感覺”。
瑞典宜家創始人坎普拉德應該就是這樣一位6號吧。坎普拉德至今仍然開著一輛已有15個年頭的舊車,而且乘飛機出門向來隻坐經濟艙。甚至有人常看到他在當地的宜家特價賣場淘便宜貨。不僅如此,坎普拉德基本不穿西裝,而且總是光顧便宜的餐廳,還會為買了一條像樣的圍巾、吃了一頓瑞典魚子醬而心疼老半天。甚至他公開的宣稱:“我小氣,我自豪。”這種簡樸的作風,無疑是6號的顯著特征。
雖然說節儉的消費方式好處多多,但是什麼事情都是過猶不及,一旦超過了一個界限,就會走向它的反麵。就拿1號和6號的消費來說,如果能夠平衡收入與消費,做到既不奢侈浪費,也不吝嗇,無疑是最好的。有研究表明,過於小氣的人覺得沮喪是因為沒有花足夠多的錢買那些讓他們覺得快樂的東西,而過於揮霍的人不開心則是因為他們花得太多,多過他們原來想花的金額。而中間的人則不會產生這種強烈的內心衝突,是感覺最開心、最幸福的。
的確是這樣,掙了錢也需要花,這才能顯示出錢的價值。而且有時候,消費也是一種投資,買一些超值的東西比不買更劃算。如果過於節省,讓生活質量和收入狀況嚴重失衡反而影響生活。
所以我們給1號和6號的消費建議是,錢不是省來的,要適度消費,在消費中感受快樂。
9號去逛街常常是漫無目的地出去,大包小包的回來。9號最不能抵擋的就是促銷員對他們進行心理攻勢,商品的質量是否上乘?性價比如何?自己目前是否有需要?這些都不在9號的思考範圍內,他隻要看到促銷員那熱情、真摯的眼神,便對自己說:買了吧,人家挺不容易的。
在消費上缺乏理性的,除了9號,還有4號和7號。
4號是個隨性的人,在理財購物方麵亦是如此。他們去逛街,很可能並沒有什麼需要買的,隻是逛逛。但是他們有一雙天生發現美、欣賞美的眼睛,在商場你一轉,咦,這個木雕很好看,那個擺件也很別致,還有這幅畫很有格調,那雙鞋子也很有個性,於是都愛不釋手,終於“敗”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