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真正重要的東西(1 / 3)

真理

881 了解自我真理完全與現實相符。無論男女,真理是對他們的真正本質、他們自我的堅定不移的了解。

882 真我印度聖哲拉瑪那·馬哈希指出我們孩提時代經常會自然發出“我是誰”的問題。要發現真我,靜靜地坐下,問自己“我是誰?”當你思考這個問題時,你可能明顯地感到“我是誰”開始浮現在你意識裏。

883 回複真相我們感知真理的能力經常受我們信念幹擾。要提升你信念的意識,請冥想最近發生的一件事情。試著確認那些導致你做出相應行為的思想。現在將你的思維轉到你的年輕時代,了解這些思想的根源——也許是從你父母老師那裏得到的信息。你擺脫這些思想影響的意識越強,你越能感知到真理。

同樣地,默想一個同事或伴侶的行動(884),可以更好地了解他們如此行為的原因。

885 看這裏“如果你不能在自己這裏找到真理,你又能指望再去哪裏尋找真理呢?”道元禪師(1200-1253)

886 三個永恒真理是永遠不變的。特別是這三個絕對永恒:自我、上帝,以及生命之舞。冥想每一個永恒,再次與真理連接。

自我是精神寂靜的能量中心,稱之為靈魂。要冥想自我,請想象你前額中間眉毛上方的一個光點(887)。

上帝是無限和平、愛以及真理的海洋。要冥想上帝,想象你的光點從你體內升華出來,與連綿不斷的光(888)連接在一起。

從這個有利位置來冥想生命之舞,即世上的活動形式(889),它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展開。

890暗月按照異教徒的傳統,暗月期間,即天空中沒有月亮的時候,是關注內心、尋求真理的最佳時刻。這時,獨處上一段時間,讓思緒寧靜,這樣你可以聽到真理的聲音。

891 穿過迷宮迷宮象征著通往精神真理的旅程。想象你自己慢慢穿行在迷宮裏。你每一次轉彎,就是你在擺脫世俗的牽掛。當你走到迷宮的中心,你感到純淨,煥然一新。停留片刻後,你再順著原路返回,重新投入世界。

892 確認“我有身體,但我不僅僅是這個肉身。我有頭腦,但我不僅僅是這個頭腦。我有思想但我不僅僅是這個思想。”現代格言

893 蝴蝶或人莊子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蝴蝶,醒來後,弄不清到底是自己做夢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自己。在冥想時,請將一切概念、思想、思維和感情都釋放,隻有簡單的生命存在。這樣做會令你豁然開朗。

894 做夢“世界是你夢中的樣子。”薩滿教徒俗語

895 孤獨與聯係“隻有在我既意識到自己的孤獨又意識到與他人的緊密聯係時,我才能感知到真理。”現代格言

896 從懷疑開始“智慧從懷疑開始,有懷疑才有疑問,有求索我們才有可能獲得真理。”彼埃爾·阿伯拉爾(1079-1142)

897 眼盲心明“我們祈禱可以進入超越光明的黑暗,祈禱通過失明和遺忘可以看到和了解那超越視力和智慧之物,一無所見,一無所知,這才是真正的視力和智慧。”狄奧尼修斯(約5世紀)

898 解答公案禪宗都鼓勵佛學弟子冥想公案——那些似是而非、無法合理回答的問題。練習這種冥想可以啟發你腦中的超脫意識。首先,想想有名的公案:“一隻巴掌拍出來的是什麼聲音?”凝思這個問題,如果你無法合理地回答它,體會你頭腦中的失敗感。

899 留在山穀裏“真理並不總隱藏於深井裏。事實上,相較於更重要的知識,我確信她總是浮在表麵上。我們在山穀裏尋找真理,可最後在山頂上才找到。山穀深奧,而山頂卻淺顯。”埃德加·愛倫·坡(1809-1849)

900 清理感知之門“當感知之門打掃幹淨後,人類將看到無限事物的真相。”威廉·布萊克(1757-1827)

901 調色板之外想象調色板上有著彩虹的七種顏色,我們很容易便會認為這些顏色就是世界上所有的顏色了,然而金色和銀色卻不在其中。同樣地,所有我們可以想象得出的東西並不總是現實的全部。神就是一種我們從未親眼見過,隻是通過直覺感知的色彩。

902 在海邊“拿我自己來說,我似乎隻是個自得其樂、在海邊玩耍的男孩,偶爾發現一塊比平時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麗的貝殼,就開心不已,而這時候真理的大海卻將所有隱藏的東西展現在我麵前。”伊薩克·牛頓爵士(1642-1727)

903 三根蠟燭“三根蠟燭驅散黑暗:真理、知識和自然之道。”東方諺語

904 覺醒真理是這樣近,然而我們為追尋它又走得那麼遠。就像魚兒沒有意識到它們遊在水裏,我們也未能發現自己沉浸於精神中。請做這個冥想練習,在寂靜中思考這個想法。隨著時間的流逝,幻象的麵紗被撩起,你就能覺察到精神的存在。

905 真理之海“如果你想在真理之海的懷抱裏遊泳,你必須將自己降格為零。”聖雄甘地(1869-1948)

906 柏拉圖的洞穴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用一個洞中人的圖像來說明我們受困於物質世界。坐在洞穴裏我們看到壁上的陰影,即物質世界,我們憑感覺,相信這些陰影就是現實,而實際上真實的東西,那形成陰影的東西,卻在別處。

907 尋找安寧為獲得心靈的安寧,我們必須尋找真理。當我們找到真理時,請熱愛它們。

908 跨越橋梁“要追尋頭腦之外的真理,愛是橋梁。”斯蒂芬·萊文(20世紀)

909 熱帶叢林人生之路上糾纏著恐懼、懷疑、錯誤和牽掛,這便是我們周圍的叢林,好在真理的彎刀片刻間便可以召喚而至,砍伐假象的矮樹叢。

同情

910 喚起同情心當人們傷害他人時,我們傾向於譴責他們的惡行,卻很少意識到我們的這種反應對於自身也有害。通過冥想來喚起我們的同情心吧。首先在心裏想象某個人想傷害別人,在心中反省他們本身沒有錯,隻是行為不對。理解他們的行為源於他們自己內心的傷痛,同情他們所受的苦楚,並想象光芒將他們的心靈包圍,治愈他們的心靈。在這過程中,你自己的傷口也愈合了。

911 琴弦“我內心開朗又充滿慈愛;我滿懷同情又心平氣和。我的生活就像精巧樂器的琴弦,不太緊也不太鬆。”現代格言

912 彩錦我們的生命就像各種彩錦,雖獨一無二、各不相同,卻都是用相同的絲線織就。這些相同的絲線使我們認出彼此是自己人,因此顯出同情心來。

913 精神一統“一個人能樂他人之樂,苦他人之苦,就達到了精神一統的最高境界。”《薄伽梵歌》(1世紀或2世紀)

914 敞開心扉下麵的冥想過程開啟了我們的精神中心,擴大了我們的同情心。1.閉上雙眼,將注意力集中於胸部。2.吸氣時,想象你的心隨它散發出的光線不斷膨脹。3.吐氣時,想象從你的心中發出的光線射向整個世界。4.重複這個想象過程,持續幾分鍾。

915 另一個自我“有一天作為自我的我將不複存在,但我把我的同胞當作自己,我的生命得以延續。”寂天菩薩(7世紀)

916 減輕痛苦當我們看到別人在遭受苦難時,我們一般都覺得自己愛莫能助,其實我們會發現還有其他可能。同情他人並不是去“調整”別人的生活或改變這個世界,我們隻需敞開我們的心扉。

917 同情之流“真正的同情流得很快,就像我們自己受了傷但力量卻未減低一樣。”日本現代啟示

918 出借你的耳朵“讓你的心靈出借它的耳朵去傾聽每一聲痛苦的叫喊,就像蓮花張開花瓣,露出花心,吸吮那如甘露一般的朝陽,你拭去受難者眼中的淚,不要讓似火驕陽烤幹他們痛苦的淚珠,讓每一滴苦澀的眼淚都落到你的心上,留在那裏,在落淚的苦痛消除之前,永遠不要拭去。”傳統吠陀冥想詞

919 真正的同情要同情別人身上的弱點,我們必須先認識和同情我們自己身上的弱點。

920 步入天堂“沒有信念你們就進不了天堂,而你們不相互愛護就沒有信念。同情那些你們看到的人,你們看不到的那些人會同情你們。”《穆罕默德言行錄》(7世紀)

921 方向“我們有必要知道愛是一種方向,而不是心靈的一種狀態。”西蒙娜·韋爾(1909-1943)

922 夜鷹請想象,當你深夜安睡入夢時,一隻貓頭鷹出來捕食。黑暗籠罩著樹林、田野、沼澤,貓頭鷹就在那裏覓食,可黑夜對它來說就是白天。同樣道理,在黑暗迷漫之時,你和像你一樣的其他追尋者看得很清楚,方向沒錯,你們正確地找到了愛和精神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