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圖騰崇拜心理(2)(1 / 3)

弗雷澤後來放棄了關於圖騰崇拜源自於靈魂信仰的理論;他在了解了斯賓塞和吉蘭的考察報告之後,采納了社會學的理論。然而,他自己也意識到導致他得出第二個關於圖騰崇拜的理論的那種動機過於“理性化”了,它其實已暗含了一個極度複雜、不可再被稱為具有原始性的社會組織。此時,在他看來法術合作社會是圖騰崇拜的果實而非種子。他試圖尋找某種比較簡單的因素,即這些結構背後的某種原始迷信,並從中去追溯圖騰崇拜的起源。最後,他終於在阿龍塔人的那個奇怪的懷孕故事中,找到了這一原初因素。

我在前麵已解釋過,阿龍塔人抹殺了性動作與懷孕間的關係。當一位婦女感到自己是媽媽的那一刻,一個一直在離這位婦女最近的、亡靈雲集在圖騰中心裏等待托生的靈魂,鑽入了她的體內。她將生下這個原為靈魂的孩子,孩子將和在同一中心等待托生的所有靈魂一樣,擁有相同的圖騰。這種懷孕理論無法解釋圖騰崇拜,因為它預設了圖騰的存在。不過,讓我們再往回跨一步並假設,本來這位婦女就相信在第一次感到自己是位媽媽的那一刻,腦海中所浮現的動物、植物、石頭或其他什麼東西真的會設法進入她體內,並於後來以人形降生。那樣的話,人與其圖騰間的同一性將在母親的這種信念中找到一個事實性基礎,其餘所有的圖騰習俗(族外婚除外)也都與此信念相一致。一個人將拒絕食用這種動物或植物,因為這麼做也就等於是在吃他自己。然而,他會出於某種原因偶然在食用其圖騰時以某種禮儀形式分得一羹。這樣他就可以加強自己與圖騰的認同,而這正是圖騰崇拜之精髓。裏弗斯對班克斯群島的土著人所做的某些考察結果似乎證實,人類與其圖騰間的直認同是以一種類似的懷孕理論為基礎的。

因此,圖騰崇拜的終極源泉是蒙味人對人和動物繁殖後代的的過程一無所知,尤其是對男(雄)性在受精過程中的作用一無所知。這一無知一定是由受精時動作與孩子的出生(或對胎動的首次知覺)間的漫長間隔造成的。因此,圖騰崇拜是女性心理而非男性心理創造的:其根基一定在於“孕婦的病態幻覺”。確實,在女人一生中的這一神秘時刻,當她首次知道自己要做媽媽時,能深深打動她的任何事情都極易被她認同為自己體內的孩子。這種母親的幻想極為自然,也似乎非常普遍,算得上是圖騰崇拜的根基了。

弗雷澤理論中這第三個理論的一個主要不同觀點,與用來反對他的第二個理論(或曰社會學的理論)的那個觀點完全相同,阿龍塔人似乎離圖騰崇拜的發端相去甚遠。他們對父性(paternity)的否定似乎並非出於這種原始的無知;在一些方麵,他們也利用著父親遺傳。他們犧牲父性,似乎隻是以為這樣就能光耀自己祖先的靈魂。他們將處女受孕的神話擴展為一種普遍的懷孕理論;但這一點還不足以說明,為什麼人們會認為,他們竟和基督神話起源時代的那些古老民族一樣,對製約受孕的那些條件一無所知。

關於圖騰崇拜起源的另一個心理學的理論,是由荷蘭人威爾肯提出來的,這一理論將圖騰崇拜與靈魂輪回的信仰聯係了起來。“人們偏信死人的亡靈在其體內得到托生的那隻動物,變成了族民、祖先,並受到同樣的敬重。”然而,輪回的信仰似乎更可能來自於圖騰崇拜而不是相反。

還有一個圖騰起源理論是由一些傑出的美國人類文化學家,如博亞士(Franz Boas)、希爾—托特(C.Hill—Tout)及其他一些學者所提出。這一理論以對北美印第安圖騰氏族的考察強果為依據,強調圖騰原本是一位祖先的守護神靈,他得於夢並將其傳給了自己的後代。我們早已領教過,要得出圖騰是由個體傳承這樣的觀點,該有多麼困難;除此以外,來自澳洲的證據也絲毫佐證不了圖騰源自守護神靈的理論。

我們要討論的心理學的理論中最後一個由馮特提出。它以兩個事實為依據。“首先,原初的圖騰以及後來最常見的圖騰是動物;其實,最早期的圖騰就是靈魂動物。”靈魂動物(如鳥、蛇、蠍、鼠)都是靈魂合適的棲身之處。由於靈魂的行動快捷、飄蕩於大氣之中,並具有其他一些非凡品質,所以它們一旦離開了人的軀體,極有可能產生攻擊或引起恐慌。圖騰動物正是由“精氣靈魂”(breath—soul)向動物轉形而來。因此,在馮特看來,圖騰崇拜與神靈信仰,即泛靈論有著直接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