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逆境心理承受力(5)(1 / 2)

情商、意誌對挫折心理承受力的影響

情商與個體對逆境的心理的承受能力仍然有著密切的關係。情商高者對逆境的心理承受力較弱。因為情商高者,一旦遇到逆境,能夠準確地了解自己逆境中產生的否定情緒,隨後,及時控製自己這些不良情緒,並激勵自己在逆境中勇敢地站立起來,以力再戰,或者他們以自己良好的人際關係求得別人助自己一臂之力。所以,失敗、逆境難不倒他們。而情商低者,在逆境麵前不能準確地判斷和識別自己的否定情緒,或者知識了自己有哪些否定情緒但又不能及時有效地控製,就更不會激勵自己從逆境中堅強地挺直腰杆再奮鬥下去了。更由於他們沒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所以,失敗了也不去求助別人的幫助。於是,他們不是在逆境中從此消沉,就是產生攻擊行為。處處表現了對挫折難以忍受。

與情商同等重要的是個體的意誌。個體的意誌對逆境的心理承受力是通過意誌品質實現的。意誌品質包括自覺性、果斷性、自製性、堅持性。一意誌堅強的人,就是具備這四方麵的意誌品質;一個意誌薄弱的人,則具有與這四方麵完全相反的意誌品質,即缺乏自覺性而具有受暗示性和盲目性;缺乏果斷性而具有優柔寡斷或者草率、武斷、冒險性;缺乏自製性而具有為所欲為、衝動和任性;缺乏堅持性(堅韌性、頑強性)而具有頑固性或動搖性(虎頭蛇尾、半途而廢等)。

意誌最能表現一個人對逆境的心理承受力的強弱,可以說,它是構成對逆境心理承受力的核心。一個意誌堅強者對逆境的心理承受力也強,具體表現在:

意誌的自覺性(或目的性)。意誌堅強者能夠正確分析認識逆境的原因,接受失敗的教訓。並為自己明確地確定糾正失敗和克服逆境的行為方向。

意誌的果斷性。意誌堅強者在逆境麵前能快速正確地做出調整失敗行為的決策,避免進一步失敗。

意誌的自製性。意誌堅強者能夠很好地克製自己在逆境中產生的否定情緒,避免這些情緒幹據自己的正常生活、工作或學習。

意誌的堅持性。意誌緊強者如果認為自己選擇的目標是正確的,就會從暫時的、局部的失敗中總結教訓,然後決不氣餒,堅持自己正確的目標,不取得最後勝利決不罷休。

相反,一個意誌薄弱者對逆境的心理承受力也弱,具體表現在:

受暗示性和盲目性。意誌薄弱者失敗後被逆境感擾亂了思緒,變得暈間轉向,不能準確地分析自己失敗的原因,也不能及時準確地為自己確定正失敗和克服逆境行為的方向,而是毫無主見,不知所措。易受別人的影響,人雲亦雲,或者胡亂地找些原因來安慰自己,這就不可能真正接受失敗的教訓。

優柔寡斷或草率、冒失、武斷。意誌薄弱者受挫後不能果斷地做出調整失敗行為的決策,而是猶豫不決、反複無常,經常改變自己的決定;不優柔寡斷者則是草率冒失地做出錯誤的決策、冒險僥幸,結果,可能導致更大的失敗和逆境。

為所欲為、衝動和任性。意誌薄弱者對挫折後產生的否定情緒不能自覺調節和克製,而是任這些情緒擴散、蔓延、發作,極大地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學習、生活。

頑固性或動搖性。意誌弱者在遭遇逆境後,一種情況是頑固地堅持已受挫折的錯誤目標,執迷不悟;另一種情況是受挫後動搖和放棄了自己原來的正確目標,心灰意冷、意誌衰退、冷漠、退縮、躲避,從此成為永遠的失敗者。

歸因傾向對逆境心理承受力的影響

歸因是指把行為的結果歸於何種原因,歸因理論是說明和推論人的活動和因果關係的理論。美國心理學家韋納(B.Weiner)提出了成功和失敗的歸因理論。他認為人的行為是成功和失敗可以歸因於四個方麵原因:個人努力個人能力、任務難度、機遇。這四種因素又可以發三個維度:一是內外因,二是穩定性,三是可控性。從內外因方麵看,努力和能力屬內部因素;任務難度和機遇屬外部因素;從穩定性上看,能力和任務難度是穩定因素,努力和機遇是易變因素;從可控性上看,努力是可控的,而能力、機遇和任務難度是不可控的。另一種觀點認為能力是可控的,好通過學習和鍛煉是可以提高的。

關於成功的歸因此處不作闡述,隻闡述失敗的歸因對個體心理承受力的影響。

如果個體把失敗受挫歸因於個人的努力不夠(這個易的、可控的、內因),他就會增強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因為隻要努力,下次就會成功,所以,逆境不會使個體灰習喪氣,隻會內疚自己努力不夠。

如果個體把失敗受挫歸因於自己的能力不夠(這個穩定的、可控或不可控的、內因)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認為能力是不可控的,個體會認為自己是天生的能力差、不會改變了,就會換去對逆境的承受能力。因為他會認為自己腦子笨,能力差,寧樣的歸因會使他不再相信自己的能力,限製了自己潛能的發揮,而且不再期望以後活動會成功,今後也不會努力了,因為他認為自己再努力也起不了作用。另一種情況是認為能力是可控的,個體認為自己的能力隻是暫時的差些,而不是天生的笨蛋,通過鍛煉學習,增長知識,能力還可能夠得到提高,他就不會因為失敗受挫而灰心喪氣,反而能增強對逆境的心理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