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心理是指個體從事有目的的活動受到主客觀因素的阻礙或幹擾,以致使預期的動機和目的不能實現,需要不能得到滿足時的情緒狀態。可見,逆境是人的一種心理現象,而且是人類個體存在的普遍現象。這種心理現象是以負情緒為主要特征的。
逆境心理的界定
在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任何事情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障礙,無論是來自外界的,還是來自自身的,都在所能免的。每當遇到困難和障礙無法克服時,人就會產生不愉快的情感,有時甚至痛不欲生,這便是逆境。用心理學術語準確地表達:逆境是指個體從事目的活動受到主客觀因素的陰礙幹擾,以致使預期的動機和目的不能實現、需要不能得滿足時而產生的情緒狀態。可見,逆境是人的一種心理現象,而且是人類個體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這種心理現象是以負性情緒為主要特征的。所謂負性情緒即至少包括了失望、痛苦、緊張、焦慮、悲傷、抑鬱、恐懼、憤怒等情緒,而非單一的情緒。
分析某種心理是否屬於逆境心理,必須符合以下五個條件:
主體必須具有某種動機和目標,而且動機和目標含有與自我相關的成份。
主體有達到目標、滿足需要的手段或行動。
通向目標的道路上碰到不能克服又不能的超越了障礙,構成挫折情境。許多障礙僅是一種剝奪,而不逆境,因為這些障礙並不是可克服的。
主體必須明確感覺到客觀障礙的存在,否則不能構成逆境情境。
主體在逆境情境下產生一定程度的情緒反應。
可見,不是所有的負性情緒可視為逆境,而隻是符合上述五個條件和心理現象,才可稱為逆境。
從實質上說,逆境是一種“感覺”。同一具客觀事實,甲感受到逆境,乙未必有同樣的感覺,因而逆境是一種“感覺”。它是一種當某人向某種特定目標前進的道路上遇到某些障礙時所產生的感覺。當某一障礙看起來是無法克服時,當這無法克服的障礙對某個的個人利益造成威脅時,就會產生逆境感覺。
人生在世,誰都會遇到各種逆境,尤其是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社會及個體矛盾紛繁複雜的當今社會,人們的逆境心理比比皆是。大致有以下幾類逆境心理。
事業失敗而導致逆境心理
事業,指人所從事的具有一定目標,規模和係統而對社夫發展有影響的經常活動。人類的事業大致有兩類:一類是政治即仕之業;另一類是業力即專業之業。
先看第一類,政治厄運導致的逆境心理。
仕途受挫、官場失利者古今中外大有先例。許多德才兼備、正直、忠城、剛直不阿的仁人誌士,滿懷對國家和人民的一片赤城,敢於對麵昏庸無道的統治者言相諫,敢於揭露、痛斥那些奉迎拍馬、陰險狡詐、禍國殃民的小人之流的醜惡嘴臉,最終,未能逃脫被迫害的厄運:一次次被冷淡、排擠、革職、放逐、甚至受,對他們都是一次次沉重的打擊,他們愛國愛民、治理國家的宏圖大誌、偉大目標和強烈的事業心被褻瀆,產生了沉重的逆境心理。但是,在逆境麵前,他們是強者。
現代社會因仕途不通而遭挫折者也不在少數。某些掌權者在用人上任人為親、任錢為重,為一些心求不正、鑽營投之輩創造了條件,致使許多才高八鬥、學富五車、品德高尚、膽識過人卻不會搞歪門斜道的棟梁之才終生活不上權力的邊緣,他們深感報國無門,怎能不產生逆境心理。
再看第二類,專業之業受阻而產生的逆境心理。
從事專業的人,遇到的挫折也不亞於從事政治的人。如:資金不足、設備老佬、人力資源缺乏、掌權者的刁難,尤其是科學設想的屢遭貶低,科學實驗的屢次失敗,這些都必然使專業人才因事業的失敗而產生逆境心理。
名利分配的不公平引起的逆境心理
人畢竟是生活在充滿名利誘感的世界裏,而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名與利是人生追求的兩大實惠。雖然不少人在得不到名利為了自我安慰而言不由衷地說“名利乃身外之物”,然而,其內心也和所有人一樣不厭棄名昨,因為名利除了給人帶來實際的物質利益之外,還會使人得到精神上的快慰,例如激動、興奮、榮譽感、自尊心的滿足、自我價值的體現……總之是快感。得到名利的途徑自然不少,有靠旁門左道、斜門歪道取之者;有靠老子、票子、門子、路子取之者;但大多數還是靠個人奮鬥堂堂正正地獲得名利。誰料想,某些角落卻世風日下、正氣不足、歪風漸盛,使得憑真才實學、踏實肯幹的老實人得不到自己的該得到的名利,怎能不心灰意冷、逆境感嚴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