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沉甸甸的書稿交給出版社後,我一直懸著的心終於落了下來。或許是幾年來的一個心願終於完成了,是輕鬆、愜意還是欣慰,我無法說清。

從教二十五年來,學生的求助、谘詢,讓我全方位了解了他們的所思所為;學生目光中的無助、迷茫、渴望,讓我感到了自己肩負的責任和使命。

學業重負下的中學生,在學習、交往、情感、生理發育、自我認識等方麵都存在困惑和煩惱,渴望有人為他們排憂解難。但由於專職心理健康教師數量很少,學生也沒有專門的時間到谘詢室谘詢,況且學生的問題大多是成長中的問題,並非都屬於心理疾病。因此,在這時候,班主任與任課教師就是學生最直接的心理輔導者,學生的種種心理困惑,理應得到全體教師適時地指導和化解。鑒於此,我吸收了二十位從事過班主任工作或者熱情關心學生的老師,參與此項課題的研究。

當老師們對學生的困惑進行思考、分析後,他們的心弦被撥動了:朝夕相處的孩子們竟這麼不開心?有的老師奮筆疾書、情真意切,有的老師斟字酌句,卻不知如何使學生心悅誠服。初稿交來後,更多的答疑不是寥寥幾句,就是長篇大論,沒有針對性,我感受到的是指責、訓導,理論的說教多於心與心的交流。我想到了放棄,幾位老師的鼓勵、信任讓我堅持了下來:“我們不是學心理學專業的,非常渴望有人能給予專業的幫助,您對我們進行心理學知識培訓吧!帶著我們完成這次心靈困惑的答疑工作,也解決我們教育引導學生中的困擾。”帶著這份感動和力量,我對老師們再次進行心理谘詢知識培訓,把交來的稿件進行交叉修改。有的老師把學生的困惑在教研組交流,大家暢所欲言共同完成心靈解惑,有的老師再次走近學生,換位思考,真切體會學生的煩惱。當我拿到第二次修改後的稿件時,心情依然沉重:186個問題,何時能夠修改成型,達到既感動自己又感動別人,引導學生走向成功的效果?忙碌的教學之後,靜心修改、補充、完善書稿成了我生活的重心。由於勢單力孤,水平有限,又想讓學生盡快獲益,總感到很多答疑還是沒有達到深層次的分析和引導,還是有說教的成分。可是,當老師們看到定型的書稿後,他們感慨地說:“前後答疑的對比讓我們受益匪淺。……”是啊,這次答疑不僅撥動了學生心弦,也撥動了我們的心弦。通過這樣的課題研究活動,老師們掌握了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輔導方法,調節了自身的心理狀態,更重要的是能從積極的角度去看待學生成長發展中的問題,可以從根本上消除或減少學生“師源性心理問題”的發生,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

2009年我的專著《心靈導航——中學生心理探秘》由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在我校和其他部分學校使用,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歡迎,也頗受專家和同行的好評,這給予我極大的鼓勵。我相信《誰撥動了你的心弦——高中生心理困惑答疑》會更受歡迎,因為書中的186個問題不僅是中學生原汁原味的問題,也是大多數中學生易產生困惑的問題。這本書有針對問題的心理分析,有師長發自肺腑的建議,有朋友式的溝通和分享,它是學生、教師、家長心靈成長的導航燈。不過,有些心理問題不是一個答疑就能解決的,它需要麵對麵的心理谘詢。這本書不是心理學意義上的心理谘詢對話,在長期的谘詢實踐中,我也積累了一些谘詢案例,待整理後出版,以饗讀者。

我要感謝給我寫信、向我谘詢、說出他們困惑的中學生,是他們讓我們更全麵地了解了中學生的內心世界,是他們讓我們反思和總結教育教學工作。

我要感謝參與本書撰寫的所有同事,他們在繁忙的工作中,鼎力配合,按時完成撰寫任務。

我要感謝王錦秀校長和學校其他領導的支持和幫助,沒有他們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視,我就不會盡快將多年的實踐經驗變成鉛字奉獻給大家。

我還要衷心感謝張曉沛局長在百忙中欣然為本書的出版作序。最後也要感謝寧夏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編輯們為本書付出的努力。

馬麗

2010年7月於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