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最高商務會議(二)(1 / 2)

“錢莊現在如何?”趙穀軒問道。

“錢莊,現在在南方各省治所已經建立了分號。截至昨日,共存銀一百三十二萬兩,其中七成為杭州總號所存,除去日常流水,可供借貸一百萬兩,現已借貸九十三萬兩,其中七十萬兩為商社借貸。現在各地商家都已經接受了我們開具的銀票,尤其是杭州,更是暢通無阻,而且現在百姓出門都愛帶泰和銀票,而不喜歡帶銀錢了。”張叔認真的說道。

“可以再將錢莊擴展到北地各省治所了。還有在浙江各府縣都設立分號,同時大力收購浙江境內的所有銀號、錢莊。收購的事,我已經和商會打過招呼了。

“天下之富,共十分,江浙獨占七分,控製了江浙的錢莊,就是控製了天下的錢莊。”伍師爺很是興奮的說道。

周景聞有些為難的說道:“東家,如此部署確實是妙。不過這開銷巨大,賬上恐怕難以為繼?”

趙穀軒平靜的說道:“這錢莊隻要一開起來,有人存銀了,存銀很快就會超過開錢莊所耗銀錢。這不是花錢,而是賺錢。”

“那期貨交易所?”周景聞欲言又止。

“怎麼,現在期貨交易還沒能填平開銷?”說著轉頭看向伍師爺。

伍師爺謹慎的說道:“還沒有。”

趙穀軒稍微一想,說道:“現在翡翠期貨合約最長交割期限是多少?”

“一年。”

‘果然。看來古代人是真不會玩金融。’

“把翡翠的期貨合約,最長交割期限,延長到三年。價格定為市價的五成,保證金四成。”

“三年?”伍師爺驚訝地說道。

“一年期,兩年期,三年期,就共計發行三百萬兩吧。”

“三百萬兩!”聽到這,張叔都坐不住了。連忙勸道:“東家這到時候要是交不出貨,是會雙倍賠錢的。”

“我們現在的運力完全沒有問題。”

“五成的話,會非常好賣。”伍師爺說道。

“如果好賣,就繼續發行五成,兩、三年期的。多多益善。告訴江掌櫃,再采購一百萬兩的翡翠。”

‘二十五分之一的成本,一百萬兩,那市值就是兩千五百萬兩。’“公子,這樣會不會太多了。這會導致翡翠價格崩盤的。”伍師爺問道。

“控製好出貨量,崩不了盤。價格會大幅降低。用低價,擠壓翡翠的其他供貨者,我們就能完全控製整個翡翠市場。隻要三年,就足夠讓絕大多數的供貨者,徹底出局。到時候,翡翠市場,我們說晴它就是晴,我們說雨它就是雨。”趙穀軒緩緩說道。‘以後期貨真正成熟了。到時候,隻需要放出一筆足夠分量的期貨合約,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擊潰整個市場的投資者,控製整個市場。而不用像現在這樣,還需要等一兩年才能控製翡翠市場。’

伍師爺聽的有些頭暈,但感覺上這個辦法會有效,“公子英明。這樣短期內湊集了大筆資金,同時又徹底控製了整個翡翠市場。”

“這樣期貨交易所的擴展費就沒問題了。”周景聞笑著說道。

這時,哈格爾這時認真的說道:“尊敬的東家閣下,我聽說商社正在大力開發台灣島,擴建台南、台北兩座城市。”

趙穀軒點了點頭:“確實如此。”‘哈格爾怎麼突然提起這事?’

“為了更長遠的利益,作為商社的大匠師,我建議兩座城市的擴建,采用歐洲城市的標準。”哈格爾說道。

這話猶如當頭棒喝,把趙穀軒驚出一身的冷汗。‘該死,這麼重要的事,怎麼給疏忽了。新建城市,如果沒有良好的規劃,最終建成後,會導致許多嚴重惡果。比如:浪費大量資源維護、效率低下、治安惡劣、內澇、交通堵塞等等。兩座城市,加上周邊作坊,總投入高達數百萬兩,這可是集結了整個浙江商會的大部分力量,一旦失敗,再想改建,那資金量不會比新建低。籌集這麼多資金,那少說也得等上個五年以上。台灣島可是商社以後發展的根本所在,如果台南、台北建設失敗,那台灣就失敗了。台灣失敗了,商社到時候十有八九就會垮掉。幸好有他提醒,這大匠師,真是沒有白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