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的一聲脆響,場上正激鬥的兩人聲形頓時分了開來,隻見其中一位年約二十一二歲的少年滿麵羞慚,低頭而立,就是被擊飛掉在地上的長劍,也不敢去撿了起來。而他對麵的一個看起來年紀尚小,約莫十七,八歲的少年,臉上不由有些得色,持劍報拳而立,說了一聲:“華師兄,承讓了。”
這時場邊一個負手旁觀,年約四十左右的中年人見了此狀,不由搖了搖頭,輕喝道:“甚麼華師兄,林兒,我看你以後,就叫這個蠢材華師弟得了!”
聽了此話,邊上還有十多個旁觀的少年少女,都不由的掩嘴吃吃笑了起來,而場中那個比劍敗了的少年,麵上羞慚之色更甚,隻是自己比劍敗了,此刻半句分辯的話也說不出來。
這些人不是別人,正是當今武林的七大劍派之一的華山派的弟子,那個中年人名叫楊鐵心,是華山派的有數高手,一手華山派的“回風落葉劍法”,使得出神入化,名震江湖。而其餘十數個人,則都是華山派的年輕一代弟子,此刻正在楊鐵心的監督下,進行派中年輕弟子每月一次的比劍小試。
那個比劍輸了的少年,名叫華如虹,今年二十二歲,不過進入華山成為一名華山弟子,已經有十二年了。十歲那年,華如虹父母雙亡,又值江州大旱,流民遍地,盜賊蜂起,華如虹便成了一個無家可歸的孤兒,正巧碰上下山有事的楊鐵心,路過江州,見他可憐,又發現其根骨資質不錯,便把他帶到了華山。
進了華山之後,華如虹便拜楊鐵心為師,成為了一名正式的華山弟子,並開始跟著楊鐵心學習華山武功。那時華如虹還不知道,他是有多麼幸運。要知道華山派可不是什麼小門小派,那可是江湖上頂尖的七大劍派之一,派中的“紫府訣”,“驚虹劍法”,“回風落葉劍法”等等,都是名震武林的絕技,多少人想進華山派學藝,千裏迢迢慕名而來,苦苦哀求,卻因為華山派擇徒甚嚴,被拒之山門外,不得不沮喪失望而回。
可是華如虹進入華山,成為一名江湖中人羨慕不已的華山派弟子,來得卻非常容易輕鬆,這不得不說是一個異數,這除了他那有些迷惑人的所謂的資質根骨之外,跟當時的環境和楊鐵心的心境也大有關係。
當時華如虹小小年紀淪落街頭,確實淒慘,讓楊鐵心動了惻隱之心,而且那時楊鐵心武藝正值大成之際,江湖上也威名日甚,也正好動了收徒授藝的念頭,這才“一念之差”,把華如虹給帶了回來。要知道,華如虹可是這位華山派的有數高手的第一個徒弟,也就是開山大弟子呢。
可是在華如虹正式開始隨師學藝,學習華山派的武功後,楊鐵心這才發現,自己這次是有些看走眼了,自己的這位開山大弟子,資質悟性,也就是尋常而已,不論是內功還是劍法,都毫無特出之處。更要命的是,這位弟子,似乎毫無勤奮刻苦的心性,沒有絲毫的上進之心,每日裏除了完成門中所規定的一些必要的功課外,就無所事事,不是在山中亂轉,便是偷溜下山閑逛,沒有一點勤奮練功的勁頭。
其實在華如虹心中,對自己辜負了師父的一番殷切的希望,也是常常暗自慚愧,自責於心的,不過他也隻能歸罪於自己的資質悟性如此,徒呼奈何,卻全然沒有意識到,造成他現今這種狀況的,很大一部分還是他缺乏習武之道的上進心而已,換句話就是他缺乏對於武道追求的那種精神而已。
正因為如此,所以在華山派每月的比劍小試中,華如虹基本就是倒數的角色,就在剛才,他就輸在了比自己年幼三歲,晚入門五年的小師弟林兒的劍下,被林兒的一招“仙人指路”,挑飛了手中的長劍,完敗了下來。
現在聽到自己師父楊鐵心諷刺之話,華如虹倒真是又羞又氣,想想要真是讓林兒小師弟從此之後,見著自己就叫“華師弟”,那他還有什麼顏麵再在這華山派混下去阿。畢竟在這華山派年輕一代中,雖然比他年紀大的不是沒有,但比他早進師門的卻並不多,華山派以入門早為尊,因此大多數華山派年輕弟子,平日裏見著他,雖然心中不屑,但限於華山派門規,也不得不叫他一聲“華師兄”的。
此刻的楊鐵心,看著自己這位垂頭不語的大弟子,完全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心情,暗道你輸就輸了,就是輸在你林兒小師弟手上,我也認了,可是卻想不到這次你卻輸得這麼慘,連手中的劍都給人家擊飛了,這簡直是習武之人的恥辱阿!
想到這裏,楊鐵心不由的冒出一股無名之火,再也壓抑不住,忍不住指著華如虹,大聲喝斥道:“你,今天的晚飯別想吃了,從今晚起,就住到後山的‘思過崖’去,麵壁思過,什麼時候想通了,什麼時候再下來吧!”
聽了這話,場中邊上的一眾華山派弟子,不由得齊齊色變。要知道到“思過崖”麵壁思過,可是華山派中極大的懲罰了,等於是差不多要逐出師門,不過尚是“留門查看”罷了,非是犯了派中大過的人,是進不到“思過崖”的。華師兄不過是比劍輸了,雖說是輸得慘了點,可怎麼楊師叔會發這麼大的火,要讓華師兄去“思過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