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培養你的心理優勢(1 / 3)

一個成功的人,一個成功的社會,都離不開心理的成功。大量的事實說明,心理素質是成功人生的基礎。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財富,都始於良好的心理素質。因此,成功應該從提高心理素質、打造心理優勢開始。

一個人適應和應變能力的大小,決定其生存能力的大小,決定其事業發展的大小,也決定其生存品味和幸福感的大小。

一位哲學家搭乘一個漁夫的小船過河。行船之際,這位哲學家問漁夫:“你懂數學嗎?”漁夫回答:“不懂。”又問:“你懂得物理嗎?”漁夫回答:“不懂。”哲學家再問:“你懂化學嗎?”漁夫回答:“不懂。”哲學家歎道:“真遺憾!這樣你就等於失去了一半的生命。”這時,水麵上刮起一陣狂風,把小船掀翻了。漁夫和哲學家都掉進了水裏。

漁夫向哲學家喊道:“先生,你會遊泳嗎?”哲學家回答說:“不會。”漁夫非常嚴肅地說:“那你就將失去整個生命了!”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非常深刻的人生哲理:一個沒有學會在人生長河中遊泳的人,即使其他的東西學得再多,他也無法在人生的長河中生存下來。因為他缺乏基本的適應和生存的能力。

一個人適應和應變能力的大小,決定其生存能力的大小,決定其事業發展的大小,也決定其生活品味和幸福感的大小。所以,隻有適應才能生存並且發展。

適應能力是指機體對環境的順應。適應有消極和積極之分。消極適應是指在一個新的環境中,被動地感知環境,被動地應對環境刺激。而積極適應是指無論身在何處,都能為了自己的生存而去主動感知和發掘環境中的資源,並在此基礎上改變環境。積極適應是最佳的適應狀態。

心理學家指出,能動地適應和改造現實環境是心理素質良好的重要標誌之一。

一個心理素質良好、個性成熟和健全的人,在困難麵前不會隻是一味地承受和忍耐,而會在接受事實的基礎上,盡力去改變和消除不利因素,促使事物向積極方麵轉化。生活中的挫折、困難、失敗也是有價值的,它可以鍛煉我們的適應力並轉變為促使我們成長的人生經驗和機遇。因此,培養和提高我們的適應能力以及承受挫折的耐受力,在激烈追求事業與成功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

那麼,該如何培養和提高一個人的適應能力呢?

1.了解和接受自己。了解自己,就是全麵地認識自己,分析自己,看自己有哪些長處和不足,了解自己的潛在能力、基本的人格特點。接受自己,就是承認自己的現實狀況,揚己之長,避己之短,達到良好適應環境的目的。接受自己,首先要了解自己;不能了解自己,也就不能真正接受自己。一個人不能接受自己,是難以適應環境的,是容易產生不良心理的,很容易焦慮、緊張、抑鬱。

2.認識並麵對現實。人類是高級的社會群居動物,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現實的社會群體之中,他每天所麵對的就是這樣的現實環境。所以,我們隻有正確地認識這種現實的環境,才能很好地適應這個環境。現實環境,五彩繽紛,相當複雜,矛盾是常有的事,人們難免遭受挫折。對待挫折要有積極的態度;挫折對於大家來說並非是壞事,它可以鍛煉人的意誌,增強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我們絕不能因為挫折而逃避現實,喪失信心甚至絕望。

3.建立廣泛的興趣。活動對一個人來說非常重要。人們可以通過各種活動,比如唱歌、朗誦、舞蹈、遊戲、運動、旅遊及參加社會的公益性活動,增強適應能力,這些活動,既能適當地宣泄受壓抑的情緒,又能陶冶情操,使精神生活得到升華,讓自己走向成熟,心理狀態更加穩定、健康。

4.積極參加社交活動。社交是人類的需要。在社交活動中,更容易了解自己,也能了解別人,也容易產生共感,相互溝通,建立友情。每個人都有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學會愛人和被人愛,學會尊重人和被人尊重,才能與別人和諧相處,良好地適應社會環境。社交活動,能夠交流信息、取長補短、完善自我。所以,參加社交活動是很有益的。

5.學會求助。聰明的人,總是充分利用社會支持,從社會方麵獲得幫助。遇到困難,向別人求助,是很廉價的事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病向醫生求助,工作難題向同事或上級求助。心理問題找心理谘詢,向心理醫生求助。能求助為什麼還要學習?因為許多人礙於麵子,有了問題自己扛著,不願意向別人求助。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求助也是一種適應,也是提高心理素質的重要方法。

6.培養幽默感。幽默是解除心理壓抑、克服挫折心理的好方法。碰到尷尬的事情,幽默一下,說幾句俏皮話,不愉快的心情就會消失。幽默是適應環境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