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與我們中的大多數人相比,喬布斯是成功的,他也是幸運的,他在自己年輕的時候就知道了自己愛什麼,並在那方麵造就了自己的潛力。喬布斯說:“我很幸運,當計算機還是個年輕產業的時候,我進入了這個領域。當時擁有計算機學位的人不多,從業人員都是從物理、音樂、動物學等領域半途出家的優秀人才。他們對此有濃厚興趣,沒有誰是為了錢進了計算機這個行業的。”他用他獨特的發展潛力挖掘到了這個巨大的市場,為他以後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潛力的童年是興趣
有些人在不經意間就引領了世界的潮流,他們的一個小小的想法,甚至是簡單的一句話就改變了整個世界的走向。或許你目前還沒有覺察到那些在你心目中微妙的時尚變化,但你不得不承認的是,那些步步為營的人,用他們自身的潛力,謀劃了一個世紀的變更。
當我們大家拿著iPad或是iPhone玩時,我們也許隻是驚歎於它係統的流暢和簡潔,還有人覺得拿著它很有麵子,也有人隻是為了跟風,大部分人並沒有想過為什麼偏偏是這些東西彰顯了我們的身份。僅僅是因為它宣傳得當嗎?還是因為它是與富人接軌的產品?那麼這一切又是從何而來的呢?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於一個人的幕後策劃,他幾乎帶動了整個電子產業走向新的發展世界。他就是蘋果的創始人——喬布斯。
興趣是上帝給你的大餐
1955年2月24日,史蒂夫·喬布斯出生在美國舊金山,剛剛出生,就被在美國舊金山一家餐館打工的父親與瀟灑派的當酒吧管理員的母親無情地遺棄了。幸運的是,一對好心的夫妻收留了這位可憐的私生子。今天,我們不得不感激這對好心的夫婦,若不是他們的善舉,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喬布斯,今天的被咬了一口的令無數人癡狂的蘋果。雖然是養子,但養父母卻對他很好,視若己出。學生時代的喬布斯和很多小男生一樣,聰明、頑皮、肆無忌憚,常常喜歡別出心裁地搞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惡作劇。不過,這些並不影響他成為一個好學生,他的學習成績倒是十分出眾。
當時,喬布斯就生活在著名的“矽穀”附近,鄰居都是“矽穀”元老——惠普公司的職員。在這些人的影響下,喬布斯從小就對電子學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甚至可以稱得上是迷戀。一個惠普的工程師見他對電子學如此癡迷,就推薦他去參加惠普公司的“發現者俱樂部”。這是一個專門為年輕工程師舉辦的聚會,每星期二晚上在惠普公司的餐廳中舉行。此後,喬布斯有了一個好去處,他在聚會中認識了很多新朋友。就在一次聚會中,喬布斯第一次見到了電腦,他開始對計算機有了一個朦朧的認識。此後,他對計算機產生興趣也就順理成章了。
在上初中的時候,喬布斯在一次同學聚會上,第一次見到了比他年長5歲的沃茲。沃茲是學校電子俱樂部的會長,對電子也有很大的興趣。有著相同愛好的兩個人一見如故,經常在一起研究些什麼,8年後,喬布斯和沃茲聯手創辦了蘋果電腦公司。
19歲那年,剛念大學一年級的喬布斯突發奇想,放棄了學業,成為了雅達利電視遊戲機公司的一名職員。沒過多久,年輕而不安分的他又對佛學產生了興趣,連工作也不要了,準備漂洋過海去印度追隨大法師修行練功。這次冒險的結果可想而知,喬布斯不但沒有學成佛,一路上還吃了不少苦頭。幸好雅達利公司又收留了他,他隻好重新返回雅達利公司做了一名工程師。
安定下來之後,喬布斯開始繼續自己年少時的興趣。有時間的時候,他常常與沃茲一道,在自家的小車庫裏琢磨電腦。他們夢想著有一天能夠擁有一台屬於自己的計算機,可是當時市麵上賣的計算機都是商用的,不但體積龐大,而且價格非常高昂,對於這兩個窮小子來說可是一大筆開支。不過年輕的好處就是可以去拚,資金的問題難不倒他們,既然買不起,他們就準備自己開發,反正兩個人在這方麵也具備了一定的知識。但是他們很快又遇到了新的難題,製造個人電腦必需的就是微處理器,可是當時的英特爾公司的8080芯片零售價高達270美元,並且還不出售給未注冊公司的人。兩個人並不灰心,仍沒有放棄尋找,終於在1976年度舊金山威斯康星計算機產品展銷會上買到了摩托羅拉公司出品的6502芯片,功能與英特爾公司的8080相差無幾,但價格卻隻要20美元。眼看長久以來的尋找終於有了結果,他們欣喜若狂,當即買下了6502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