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異域仙鍾(1 / 1)

古老的中土大地山高林密,雲霧繚繞,溝壑縱橫,在野獸橫行的群山環抱中盤踞著十八個部族。

這十八個部族是經過了數千年的殘酷廝殺和相互討伐後從百餘個部族中幸存下來的強者。不管是哪一個部族,能夠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得以保存,自然都有他們的生存之道。

柳域是這十八個部族中地盤最大、實力最為雄厚的部族。但是柳域的族人們卻並不好戰,這裏民風淳樸,休養生息,族人們都習慣於享受平靜的生活。

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柳域靠什麼能在群強環伺中得以存活?

進入柳域,必須經過柳域的命門——摩心崖。

摩心崖高聳入雲,地勢險要,常人要徒手攀登殊為困難。把守在摩心崖上的是高士雲集的寧禦仙門。

沒人知道寧禦仙門有了多少年曆史,大概是有了柳域時便有了寧禦仙門,或者是先有了寧禦仙門才有了柳域。

能夠進入寧禦仙門的弟子都是從柳域的族人中精挑細選出來的,所有弟子進入仙門時都不能超過15歲,經過身體素質和悟性的嚴格考核,首先是成為未入流的補缺弟子,經過數年的磨練後,優秀的弟子可以成為外門弟子,大多數人都會在這一關就會被淘汰。外門弟子便可以接受一些正統的修行訓練,表現出眾的人便有機會轉為座下弟子。座下弟子可以得到四大經師和四大護法的親自指點,功夫心法非常人所能企及,他們在柳域的地位也足以令人刮目相看了。

寧禦仙門的現任掌門人是年近300的留仙翁,此人仙風道骨,修為極深。留仙翁座下有疾風、勁雨、驚雷、閃電四大護法,分別把守著摩心崖的四大氣門;還有觀心、謹言、慎行、通靈四大經師,分別把守摩心崖的四大心脈。這八個人道行頗深,個個身懷絕技。另外還有座下弟子八百,外門弟子三千,把守著摩心崖的各個通關要道。有了這樣的防守,保證了柳域的數百年安寧。

在摩心崖的頂端有一小片平地,這一小片平地伸到了外麵,孤懸在崖壁頂端,是留仙翁修行和夜觀天象的地方。如果遇到緊急的事情,留仙翁也會在此召集門內高人在此商討對策。

這裏擺放著一座十餘米高的巨大石鍾,石鍾呈青褐色,這種青褐色世間罕見,在雲霧繚繞中顯得異常神秘。

這座石鍾已在此擺放了千餘年,留仙翁聽前輩說過,這座石鍾來自於一塊巨大的天外隕石。

那一年也是在一場血腥的廝殺之後,寧禦仙門剛剛擊退了來自對麵魔族的瘋狂進犯,入夜後,門人們都在摩心崖休整。突然間,星月無光,空中狂風大作,不等大家反應過來,一個巨大的火球從天而降,正好砸在了摩心崖的頂端,一時硝煙彌漫,草木橫飛,足足兩日方才平靜下來。待大家近前察看,這才發現是一塊巨大的隕石落在了摩心崖頂。隕石通體發光,餘煙嫋嫋,依稀可見一篇字形奇異的經文。大家反複辨認,卻沒有一個字可以辨識,更別說理解這段經文的涵義。

又過了一段時間,隕石的光芒逐漸散去,石身隻呈現一種神秘的青褐色。

寧禦仙門的前輩高人經過數年的心血,把這塊巨大的隕石鑄造成一座石鍾,卻完整地保留了石身上的這段奇異經文。前輩們猜測,這是一段來自異域的心經,一共十八個字形,形狀怪異。千百年來,曆任寧禦仙門的掌門人都試圖參透心經的涵義,為此付出了極為艱辛的努力。後來又召集了門內修為和悟性都很高的護法和經師一同觀摩、參悟,至今也無人能夠破解其含義。

留仙翁終日在石鍾旁打坐修行,意圖參透心經的奧秘,哪怕是能悟透一兩個字的涵義,也不枉費了這麼多年的心血,卻始終沒有取得任何突破。

不過,近日來石鍾的一些異常變化卻讓留仙翁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也更加急切地想悟出經文的涵義。

這幾日入夜後,石鍾會突然鍾體發光,經文閃爍懸浮,同時天空中傳來怪聲,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肅殺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