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0章 杜根定律:用自信照亮人生(1 / 1)

“強者不一定是勝利者,但勝利遲早屬於有信心的人。”這句話是美國職業橄欖球聯會主席D·杜根提出來的,被人稱之為“杜根定律”。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杜根定律”,它的核心就是講信心可以決定一個人的人生成敗。

普通的人們在生活中總愛說:這恐怕不行吧?我哪有那麼厲害:這一類的話就是典型的不自信的表現。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其實這是一種自我暗示,悄悄提醒自己不能勝任,不能完成。這是一種前進的巨大阻礙,也許你沒有意識到它的嚴重性,但這是事實。有自信的人從心裏就認定自己可以,沒有什麼畏懼。

所謂一山還比一山高,你在生活中不可能總是最強的,但是如果因此你就失去了信心的話,你也就沒有了更加努力的動力。要勇敢地對自己說:自己一定可以的,自己可以堅持到最後,自己根本不比別人差,隻要這樣,你的人生就會因你的自信而輝煌。

想必大家都看過足球比賽,在看比賽的時候,我們最直觀地感受到的是球員們技藝的高低。很多人都會想當然地認為,足球比賽的勝負全在於球員發揮得好不好,技術是不是高。事實並不是這樣的,球員的心理素質在關鍵時刻可以左右比賽的結果。在一次重大的足球比賽中,兩支球隊打平,需要靠點球決勝。一個一流的足球名將竟然將球高高踢飛。因為這關鍵的一球,球隊點球輸給了對手。

賽後,教練問那位把球踢飛的足球名將為什麼會失敗,他說他滿腦子想的就是千萬別踢出球門。如果他當時自信能射中球門,就會是另外一種結果。由此可見,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可以直接影響到他的實際行動。在什麼樣的心理狀態下可以產生什麼樣的結果。一個人心理素質的高低在關鍵時刻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小故事,說有一個人經常出差,經常買不到對號入座的車票。可是無論長途短途,無論車上多擠,他總能找到座位。他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耐心地一節車廂一節車廂找過去。這個辦法聽上去似乎並不高明,但卻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從第一節車廂走到最後一節車廂的準備,可是每次他都用不著走到最後就會發現空位。他說,這是因為像他這樣鍥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實在不多。經常是在他落座的車廂裏尚餘若幹座位,而在其他車廂的過道和車廂接頭處,居然人滿為患。

他說,大多數乘客輕易就被一兩節車廂擁擠的表麵現象迷惑了,不大細想在數十次停靠之中,從火車十幾個車門上上下下的流動中蘊藏著不少提供座位的機遇;即使想到了,他們也沒有那一份尋找的耐心。他們不相信自己能去找到一個座位,覺得即使有個空位置在那裏,別人也會先發現的,自己是搶不過別人的,那麼幹脆還是不去找了,勞神勞力的,說不定最後連個好好站的地方都沒有了。

人們心裏都想為自己找到最好的位置,但是各人的想法不一樣,有自信的人要想找到座位,沒有自信的人覺得能有一個站的地方就滿足了。如果你缺乏自信,那麼就是安於現狀的一族,永遠不會覺得自己能成功,也許你想要的位置就在不遠處看著你,可是你膽怯地認為別人會比自己快。因此,這樣的乘客大多隻能在上車時的落腳之處一直站到下車。

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展現我們的心態,無時無刻不在表現希望或者擔憂。如果我們展示給人的是一種自信、勇敢和無所畏懼的印象,如果我們擁有震懾人心的自信,那麼,我們的事業必定會獲得巨大的成功。如果我們養成了一種必勝信心的習慣,那人們就會認為,我們比那些喪失信心或給人以軟弱無能、自卑膽怯印象的人更有可能贏得未來。

偉人都對自己擁有超乎常人的信心。愷撒一次在船上遭遇暴風雨,艄公非常擔心,愷撒說:“你擔心什麼呢?怕沉船?不要擔心,要知道,你是和愷撒在一起!”

命運給我們在社會等級上安排好了一個位置,為了不讓我們在到達這個位置之前就跌倒,它要讓我們對未來充滿希望,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那些雄心勃勃的人都帶有過分強烈的“自以為是”的色彩,甚至到了讓人難以容忍的地步,但這卻是為了讓他獲得繼續向前的動力。一個人的自信正預示著他將來的大有作為。

德國哲學家謝林曾經說過:“一個人如果能夠意識到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那麼,他很快就會知道自己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但他首先在思想上得相信自己的重要,很快,在現實生活中,他也會覺得自己很重要。”對一個人來說,重要的是我們要能夠說服他相信他自己的能力,如果做到這一點,那麼他很快就會擁有巨大的力量。

因此,從現在開始你就要學會自信,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信心。昂起你的頭顱,挺起你的胸脯,大聲地對自己說:“我是最好的,大家都很喜歡我,我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心理學小貼士

你相信什麼,就能成為什麼。因為世界上最可怕的兩個詞,一個叫認真,一個叫執著。認真的人改變自己,執著的人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