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是人生當中的情緒不穩定期,這是一個生理過程,是每個人必須要經曆的一個生命曆程。如果適應得好就不會出現很明顯的症狀;如果自身調節不好,就會出現相應的心血管方麵的問題,像血管收縮症狀,一陣一陣的臉紅,出大汗、煩躁,再有耐心的人到這個時候也不能控製自己。這時候,丈夫的工作小有成就,很忙、很累,回家後不見了妻子的溫柔善良,隻見到怨聲怨氣或大發雷霆,自然心理很不高興。此時的妻子還很多疑,常偷偷跟蹤丈夫,使丈夫產生反感。媽媽的反常,有時也影響到子女。如果是正值青春期的女兒,情緒波動也很頻繁,遇到更年期的媽媽,家裏會有多亂可想而知;如果是兒子,對母親更不理解。所以,更年期是夫妻和家庭關係矛盾迭起的時期,夫妻雙方共同努力、調適心理是十分重要的。
更年期夫婦不僅要懂得人的生理特點,還要學一點心理學知識,如果雙方對此期的心理特點、生理特點不了解,對對方由此引起的煩躁、猜疑、發無名火的表現不理解,就會大驚小怪,疑神疑鬼,甚至火上澆油,結果他(她)的反應越來越大,雙方感情的裂縫越來越深,造成夫妻關係不和諧,甚至破裂。理解了更年期特點,在遇到配偶異常反應時,應該采取正確對策,對他(她)寬容大度、主動照顧、體貼關心,從正麵積極配合他(她)度過這個不適應階段,從精神到行動幫助他(她)順利度過更年期,那麼一切就會恢複正常了。
其次,老夫老妻更需要互相的體諒和關照。更年期夫婦,他們為社會、為家庭奔波了大半生,麵臨退休回家安度晚年時,夫妻間互幫互助、恩恩愛愛就更加需要。然而,有的夫妻往往認為已經是老夫老妻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而不注意調適夫妻關係,對發生的矛盾,也大大咧咧的,不在乎,結果是越鬧越糟,造成夫妻關係的不和諧,甚至破裂。夫妻恩愛、和睦相處,即使在缺乏兒女們的愛、尊重和孝敬的情況下,也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精神狀態的好壞,與個人的健康狀況有著十分密切的聯係。人處在精神狀態極佳的情況下,能促進體內分泌出有益於機體的物質,這些物質能把體內血液的流量和神經細胞的興奮程度調節到最佳的狀態,這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是大有裨益的。相反,如果夫妻感情不和,整天悶悶不樂,充滿憂鬱,則會造成這些有益物質分泌紊亂,使體內的生物化學平衡發生劇烈的衝突,從而導致高血壓動脈硬化、代謝障礙等一係列疾病。所以,更年期夫妻要相互體諒、相互照顧、相敬相愛。老夫老妻在日常生活中以關心體貼的方式傳達愛戀的情意,一言一笑、一舉一動充滿著隻有雙方才體會得到的情意,這是一種在互敬互愛、互幫互諒的具體交流中的默契,更增加了夫妻間的和諧與融洽。
同時,利用空閑時間多幹一些家務活。男女無論任何一方,當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以後,其空閑時間相對地會多一些。利用空閑時間多幹一些家務活,多分擔一部分家庭的責任,除可以調適夫妻關係以外,還有不少其他的好處。這樣做既可以解除心理上的寂寞無聊感,減少對身心健康不利的因素;又可以增強體質,保持旺盛的精力。但更重要的還在於融洽和老伴的感情,使之覺得對方知冷知熱,家庭裏有溫暖感,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家庭日常生活情趣,也會增強夫妻之愛,使自己身心健康,生活美滿,家庭和睦。
與子女交朋友。一方麵要加強思想修養,家庭成員間要互敬互愛,互助互諒,尊老愛幼,教育子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另一方麵,要理解由於時代的進步或變化對子女產生的影響,在一般問題上不要苛求他們必須按自己年輕時的模式行事。要尊重孩子們的權利及自尊心,與他們交朋友,避免因子女教育問題而使夫妻之間產生矛盾。
心理學小貼士
老夫老妻在日常生活中以關心體貼的方式傳達愛戀的情意,一言一笑、一舉一動充滿著隻有雙方才體會得到的情意,更增加了夫妻間的和諧與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