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需要大智慧,做一個成功快樂的人更是如此,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曾經就說過:“一個人做事情有多大成就,取決於他如何做人。”
寬容是一種胸懷、一種睿智、一種樂觀麵對人生的勇氣,也是利人利己的法寶。不寬容是一把雙刃劍,是通過懲罰別人的錯誤而懲罰自己。寬容的受益者不僅僅是被寬容的人,寬容別人就是解放自己,還自己心靈一份純淨快樂。當我們抓起泥巴準備拋向別人時,首先弄髒的是我們自己的手;當我們拿鮮花送給別人時,首先聞到花香的是自己。
寬容別人一次,自己的精神得到一次升華;被別人寬容一次,自己的靈魂就得到一次洗滌。生存需要競爭,生活需要寬容。互相寬容的朋友一定百年同舟;互相寬容的夫妻一定百年共枕;會寬容的人,心靈必然純淨,生活必然快樂。
古代有位老禪師,一晚在禪院裏散步,突見牆角邊有一張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違反寺規越牆出去溜達了。老禪師也不聲張,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而蹲。不一會兒,果真有一小和尚翻牆,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背脊跳進了院子。當他雙腳著地時,才發覺剛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父。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師父並沒有厲聲責備他,隻是以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老禪師寬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寬容是一種無聲的教育。
心理學家指出:適度的寬容,對於改善人際關係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大量事實證明,不會寬容別人,亦會殃及自身。過於苛求別人或苛求自己的人,必定處於緊張的心理狀態之中。由於內心的矛盾衝突或情緒危機難於解脫,極易導致機體內分泌功能失調,諸如使兒茶酚胺類物質——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過量分泌,引起體內一係列劣性生理化學改變,造成血壓升高、心跳加快、消化液分泌減少、胃腸功能紊亂等,並可伴有頭昏腦漲、失眠多夢、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心煩意亂等症候。緊張心理的刺激會影響內分泌功能,而內分泌功能的改變又會反過來增加人的緊張心理,形成惡性循環,貽害身心健康。有的過激者甚至失去理智而釀成禍端,造成嚴重後果。而一旦寬恕別人之後,心理上便會經過一次巨大的轉變和淨化過程,使人際關係出現新的轉機,諸多憂愁煩悶可得以避免或消除。
寬容,意味著你不會再為他人的錯誤而懲罰自己。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支部隊在森林中與敵軍相遇,激戰後2名戰士與部隊失去了聯係。因為這2名戰士來自同一個小鎮,所以在激戰中還能互相照顧,彼此不分。兩個人在森林中艱難跋涉,他們互相鼓勵、互相安慰。
可是,10多天過去了,他們仍未與部隊聯係上。幸運的是,他們打死了一隻鹿,依靠鹿肉又艱難度過了幾天。可也許是戰爭使動物四散奔逃或被殺光,這以後他們再也沒看到過任何動物。他們僅剩下的一點鹿肉,背在其中一個年輕戰士的身上。這一天,他們在森林中又一次與敵人相遇,經過再一次激戰,他們巧妙地避開了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