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天氣很好,周周家門口那一片玫瑰花散發著迷人的清香,在陽光的照耀下,越發迷人。這時候,一個12歲的小女孩走了過來,她是偶然從這裏路過的。
小女孩一下子停住了腳步,她低頭看著鮮豔的花朵,好美的花兒,真想摸一摸。小女孩正欲伸出手,一個阿姨走了過來,輕輕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告訴她,這家主人周周很不友好。恰好周周走了出來,滿臉怒氣,氣勢洶洶。但是,小女孩並不害怕,她純真地向周周微笑著,即便周周滿臉的殺氣。
此後,小女孩每兩天就來周周家門口一次,每一次都會衝著周周微微地笑,以此來表達友好。一周後,小女孩又來到玫瑰花旁邊,這時已經有不少鮮花凋零了。小女孩正為此而傷心,突然發覺一隻溫暖的大手正輕輕拍著自己的肩膀,她回過頭一看,周周正衝她微笑。
原來,周周的媽媽非常喜歡玫瑰花,於是在家門口種了一大片。媽媽去世後,周周極度傷心,這一片玫瑰花幾乎成了他對母親的思念和寄托,不準任何人打擾。直到小女孩的出現,僅僅是那幾次微笑,因為微笑,讓周周感受到了親切,冷冰的心才有了暖意。周周才發現,花兒的美麗是要有人欣賞的,就像人的感情,必須要相互交流,才會更加美好和永久。
心理學家認為,在社交場合,微笑是最好的潤滑劑,具有親和力。就好比故事中的小女孩,她用純淨的微笑換來了周周的信任,使周周在內心深處覺得小女孩是“自己人”。因此,心理學家還指出,正麵的、積極的、友善的情緒有傳染效應:對陌生人微笑,表達出善意,不僅能給對方帶來快樂,也能給自己帶來一個正麵情緒的回饋,從而得到快樂,緩解煩躁情緒。
心理學家認為,人緣好的人,他們在有意或無意中利用了心理學上的“親和效應”。當年連戰來北京在北大演講,他的第一句話就是:“台灣媒體報道我今天回母校,母親的學校。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報道。”想想,大陸人民聽到這樣的話是什麼感受?他的話說到了每個人的心裏麵去,連戰一下子成為大陸人民心中的“自己人”,他的一切言行舉止都自然而然地被大陸人民所接受。
心理學小貼士
親和力像磁鐵一樣吸取你周圍的人。多一些親和力,多微笑幾次,世界會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