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對生活的安排和享受——現代女性理財和消費心理分析(2)(3 / 3)

曉琳是個天生麗質的女孩,長得漂亮,皮膚也好,所以在別人都在費盡心思地打扮,掩飾自己的不足時,她卻從來都不用為這些事情操心。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接觸到的身邊的好多人,她漸漸地也受到了感染,因為別人告訴她,化妝不僅僅是為了把自己打扮得好看,還是追求時尚,體現品味的一種方式,當別人都化妝的時候,而自己卻不懂這些時,就會被認為是老土,是落伍,會被人看不起。

於是,漸漸地,曉琳也對此開始動心,而且朋友也熱心地教她打粉底,畫眼影等。

後來,曉琳漸漸地學會了化妝,並喜歡上化妝。梳妝台上的化妝品越來越多,而且也越多越名貴,每個月她的大部分消費都是用在化妝品上。

養成了化妝的習慣,曉琳並沒有覺得不好,因為它的確使自己變得更加漂亮了,可以在不同的時間、場合,展示不一樣的自己。但是直到有一次,她發現了一個問題。一天,當她還在被窩裏睡覺的時候,男朋友打來電話,說是有急事,需要一起出去一趟。於是,曉琳便慌張地起床,沒來得及化妝就出去了。

當她在搭公車的時候,就產生了一種怪怪的感覺,總覺得別人總是盯著自己的臉看,走在馬路上時也感覺不對,於是開始擔心自己的臉是不是花的,沒有化妝,是不是很難看,結果不挺地照鏡子,並由此而心神不定,心情壓抑,做什麼事都不能集中精力。

這樣的事情愈演愈烈,原本是大美人的曉琳,卻總懷疑自己有這樣那樣的缺陷,不費盡心思上妝決不出門。每天早晨,她都要花上兩個多小時來打扮自己,有時會因為一點點的不完美而重來,寧肯上班遲到也要化妝到自己滿意為止。她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這樣,但是卻給她帶來了很大的苦惱。

化妝本身並沒有什麼錯,但是如果過於追求完美而對化妝品產生依賴,覺得不化妝就像出門沒穿衣服一樣尷尬,並因此而產生不良的情緒和反常的行為。那麼,就可能是患有“化妝品依賴症”。例如,有的人不化妝就不能出門,至少要打粉底,抹口紅和塗睫毛膏。即使是這樣,她們也會在某個自己認為需要的時刻隨時去補妝。這就是化妝品依賴症的顯著表現。而女性之所以會越來越重視化妝,越來越依賴化妝品,則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原因導致的。

1.化妝是扮演角色的社會要求

研究人員認為,化妝與大腦機能有關。當人們看著鏡子裏自己化妝後的容顏時,大腦做作出的反應是似乎在看陌生人的臉。這就是說,女性在化妝時把自己當作了一種角色。社會心理學家也認為,在人的一生中,可以扮演多種角色,比如子女、家長、學生、老師、職員、領導等。不同的角色需要不同的裝束,所以,化妝是社會對人們的一種要求。

現代社會,人們尤其是女性之所以都熱衷於打扮,熱衷去創造特定的自我形象,追求美的外表,在一定程度上與人們的生存和發展有關係。首先是為了職業競爭,如麵試、產品營銷、市場推廣等;其次是愛的需求,因為隻有儀表整潔、大方,才能受到異性的青睞;再次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在工作場所,公務員、營業員、法律工作者等要求不同的化妝,才能更好地展現自我。比如,白天光線明亮,淡妝較自然,能體現嚴肅的作風;在晚會上,濃妝豔抹則為相宜,可以使人心情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