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對生活的安排和享受——現代女性理財和消費心理分析(2)(1 / 3)

2.感覺信用卡裏的錢不是自己的

很多女人在購物的時候,都有這樣的感覺,覺得信用卡裏的錢不是自己的,花多少也無所謂。在很多人看來,信用卡和自己辛辛苦苦掙到得工資給人的感覺是不同的,前者隻是意義上的貨幣,是無形的,花起來不會覺得心疼;而後者是自己花費時間和精力,以及血汗掙來的,分分毛毛掙得都很辛苦,花起來肯定不舍得。

張華就是這樣的一個女孩子,她的錢夾裏有幾張信用卡和一張銀行儲蓄卡。儲蓄卡上是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工資,不到萬不得已,她一般不會利用這張卡購物,而信用卡不同,她從來沒有覺得那是自己的錢,花起來毫不心疼。結果,在這種意識下,她的幾張信用卡都嚴重透支,儲蓄卡上的錢遠遠不夠還債。

信用卡透支以後,是一種巨大的債務。須知,信用卡裏的錢不是白給你的,用完之後還是要還的,在使用信用卡的時候一定要明白這一點,如果無力償還,最後倒黴的還是你自己。所以,在購物的時候,一定要把持住自己,如果你不是很有錢,那麼最好不要使用信用卡;即使使用了,一定要把握住不要透支,一次透支之後可能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最後淪為“卡奴”。

閑暇或者無聊、高興或者鬱悶的時候,購物是女人最好的選擇;當她們流連在各大商場和超市之間時,滿足感就會油然而生。其實,購物看起來是一種很平常的事情,其背後卻隱藏著複雜的心態。

購物是每個女人都樂此不疲的一項活動,她們對各種各樣的商品好像天生就有一種占有欲,麵對琳琅滿目的商品,常常會不假思索地掏腰包,購買的同時會有占有的滿足與快感。如果硬是控製不買,就會出現焦慮不安、周身不適,勉強控製一次隻會使下一次購物更瘋狂。但當理智占上風時,後悔和苦惱必然伴隨而來。如此周而複始,自然影響心情與工作。

生活中,很多女人在生氣或者無聊的時候,就會到商場裏進行一次瘋狂地消費,似乎能夠化解人她們內心的不滿;高興的時候,瘋狂購物則會讓她們的快樂翻倍。心理專家指出,她們購買的東西是大同小異的,但是購買的動機卻各不相同,購物也可以分為很多種類型,如強迫型購物、療傷型購物、衝動型購物,那麼你是屬於哪一種購物心態呢?

小燕是某電視台的記者,平時上班很忙,收入也很高,因此,每當有了自由支配的時間,小燕就會瘋狂地出去購物,大到桌椅沙發,小到耳釘耳環等,都是小燕選購的對象。有時候,小燕會買回來一大堆根本不需要的東西,雖然她知道這樣花錢也是一種浪費,但還是忍不住。

小燕說,每當她心理上感覺不平衡時,就會想著去購物;特別是和老公吵架,心中的憤怒不知道向誰去發泄時,購物是排解心中不滿的最佳的方式。等到錢花得差不多的時候,氣也就差不多消完了。

女人天生愛逛街,有事沒事的時候,就會邀上三五好友或者獨自一人,樂嗬嗬地融入購物的大軍中。她們認為購物是一種放鬆,一種消遣,一種發泄。曾幾何時,她們看見商場各種各樣漂亮的衣服流連往返,把自己的錢包掏了個底,曾幾何時,她們被導購小姐誇得飄飄欲仙,於是經不起誘惑便乖乖地把自己的銀行卡拱手相送。心理專家認為,每個購物者在購物的時候都會根據自己的需求、幻想和情緒來采購。一般而言,主要有以下幾個類型的購物者:

1.強迫性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