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1章 不完美但持續的改進(1 / 2)

整個人類社會的進步,本質上是由人的意識自然發展推動的結果。意識在不斷實現自由的過程中,成為主體性的存在。對於人來說,最為神奇的並不是人為什麼具有意識,而是人為什麼擁有“我”的意識。

如果我們能夠確認,意識能夠對萬物進行感知,並且具有超越於萬物的自由,那麼就會認知到“我”的意識實際上是超越於一切的自由存在,而實現人自由的過程,就是實現人本身的過程。這種對於自由的追求,概括了人類生命一切意義的源泉。

人類受限於物質的肉體存在,但同樣也具有超越於一切物質之上的意識自由,而正是這種自由構成了主體性的來源。人的成長是由其主體性決定的,所以不可能為人的成長規劃具體的道路。盡管完美是人的追求,但是人的主體性成長又決定了人本身的不完美性。

你無法為人的成長設定所謂的目標,每個人的目標本質上都取決於他自身,也就是實現本身的價值和意義。

每個人的成長都要自己來完成,並且都要經曆不斷探索的過程。隻要人類存在下去,這種自我成就的過程就沒有終點。所以,人的成長總要經曆自己應該經曆的一切,也隻有在接納一切的基礎上,意識最終才能夠實現自由。

一個社會是否是健康,並不是人們表麵上是否處於安詳和諧的狀態,因為這種所謂的安詳和諧有可能僅僅是外部強加的結果,並不是人們意識自由發展的結果。

因此,最為重要的是人要表現出自己真實的狀態,處在什麼樣的生長階段,就表現出什麼樣的狀態,而不是整齊劃一的符合某個標準,在意識的層麵卻停滯不前。

正像我們的教育製度,盡管可以用標準的答案使得人們在知識的旗號下,變得步調一致,而意識世界人本身卻僅僅成為了記憶的工具,不可能顯現出自由的創造。

所謂健康的社會,是可以真實表達自己意願的社會。在這樣的情形下,我們才可以說,人們不僅僅是維持自己肉體的存在,在意識的層麵也是“活”的。

一個社會可以停留在物質相對貧弱的狀態,甚至是紛爭的狀態,但是隻要人們的意識能夠進行自由的表達,那麼這個社會就有持續改進的核心動力,那就是主體性的意識力量。

在傳統的意識支配關係的社會當中,權力的支配主導著人們的生活,所以人們不具有主體性,隻要服從於這種權力的支配就可以了。個人的意誌體現,對這種支配體係會構成嚴重威脅。對人們的自由表達往往采取壓製的措施,於是人的意識也就長期處於禁錮當中。

在獲取型意識模式的控製之下,人的意識處於極強烈的防衛狀態下,不敢輕易表露自己的心聲,所以在自我表達方麵,人們常常會表現出“害羞”的特征。

在主體實現平等的社會中,主體之間關係的建立都要以“意思表達”為基礎。主體社會人與人之間是一種平等的關係,人們之間的聯係不再是被動的權力支配關係,而是自主主動的自由合作關係。這一切都必須建立在主體“意識自治”的基礎上。因此,人的意識表達顯得異常重要。

在一個個體獨立的社會中,人們並不是相互之間缺乏聯係,恰恰相反,人們會因為這種獨立而實現意識自由,從而讓思想的源流日漸豐富起來。在思想獨立的社會當中,人與人之間並不是依靠外部的支配權力聯係被壓製在一起,而是依靠思想意識的自由連接、自由認同,在內心當中結合在一起。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在一些國家,人的自由表達受到如此重視的原因。人的自由表達是人的意識處於覺醒狀態的標誌,也是自我意識呈現並建立群體意識連接的基礎。沒有人們思想意識的充分表達,一個社會就不可能形成緊密的群體意識,也就不可能實現作為群體意識的進化。

人類成長的過程中總會受到思想的局限,但是隻要人們能夠自由地表達,就說明一個社會意識係統具備真實感知的能力。這個社會意識係統就會處於持續不斷的改進狀態,而不是人們默默忍受,到了不能夠忍受的程度來個徹底的爆發。

人類社會正越來越趨向於形成一個整體的意識網絡,而在這個意識網絡的連接點上,往往也是群體意識活動最為繁盛的區域。

聞名世界的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即技術、娛樂和設計的英文單詞第一個字母的大寫縮寫)大會就是這樣一個連接點,這個會議的宗旨是“用思想的力量來改變世界”。每年都有在各個領域的思想創建者,同全世界分享他們的思想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