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雲皺眉道,“煉兒,雖說道有三千,隻要頓悟真性,自能成聖。可我隨著天尊聽琴參道,受教多年,自認這道門之中,淨空之道才是萬道之至,須知混沌生天地,天地未發之前,虛無之裏,寂寞無表,天道法則,虛無才是至本之源,取淨空之道才是得了上層道旨,須得洗淨塵心,體悟虛無之妙,星染天尊常言,清虛人事少,寂靜道心生,你還需好自參悟。”
“孩兒受教了。”
“接下來,你可有何打算?”
“爹爹,如今歸墟禍亂,聽離苑提起,或許是南域妖獸居心不良。這靈蛇島眼下並不是個靜心參悟的好地方,爹爹可願隨我擇個清靜地,好些事情,還需我慢慢離清,不敢隨意舍道。”
“也好,紅塵劫難還需你自己度化,旁人多說無益,你若想要清靜,不如去了外海,瀛洲與華夏隔海相望,傳聞曾是上古正神的清修之地,如今仙蹤已撤,卻是個不可多得的清靜地,你若一心想要清修,為父便攜你渡海。”留雲滿心讚許。
煉缺思慮一陣,“如此甚好,這便動身前去吧,不好再耽誤了。”
父子二人議定,這便動身一路朝東域進發。
歸墟一路,時不時見著仙妖纏鬥,兵刃相見,禍亂蒼生。留雲不欲摻合,攜著煉缺加了把勁日夜兼程十來天出了那片戰亂之地,進入了東域。
飛躍了大大小小的山脈,終是進入了合虛山脈腹地,煉缺指著一處聳立雲霄的山峰,道,“爹爹,那便是我門中主峰萬仞峰。前邊不遠便是外門,我曾在外山的山穀修習了十八年,直到築基參加門內大選,才被師父選上入住止水峰。”
留雲望了眼萬仞峰,讚歎道,“風景靈秀,是個好地方,當日碧瑤將你送來此處,也算擇對了去處。”
“前邊有個東陵坊市,爹爹,我想下到那處今夜落個腳。”
“也好。”
父子二人落下雲頭,來到當年尤夏暫住過的蓬萊居,定了間上房,一前一後進了屋。
留雲處在歸墟靜修多年,從不貪戀凡塵,此回雖來到東域最大的坊市,卻無意觀賞,早早的便歇下了。
煉缺卻不然,他一跨進上清門地界,心裏便忍不住生出絲寄掛,惦念著止水峰的墨雲華。
——半年過去,也不知師父的傷勢恢複得怎樣了?
如今,時過境遷,心境早不如當初,他雖銘記著墨雲華多年的教誨,卻管不住自己的心,這回隨父遠渡外海,希望趁此冷靜下來,他還記得出入上清門時自己那一番豪情壯誌,想起墨雲華常說的,大道之上,有所舍才能有所得,須得時時自省,拿捏清楚自己執著堅守的到底是什麼?
切不可因外物迷亂了心境。
對於他來說,什麼才是最最重要的?
親情?愛情?容顏?年華?還是大道上的真理?
如何取舍,如何做到去偽存真?
他心裏依舊沒有個定數,也毫無頭緒,急需要擇個清靜的地方好好細細想想。
如星染所言,屍身皮囊,虛化外物矣。
隻是,要堪破何其難?
當初,他懷著赤誠之心,與尤夏躺在羽靈門外山的酒館裏評述華夏人物,一番豪言壯語——品評男子,不以容貌見長,須得看實力,看氣度。
現下想想,著實可笑。
彼時,正逢流光溢彩之景,坐擁爛漫年華,還不曾體味韶華逝去光彩不複之苦,何來看淡看輕一說?
紙上談兵!
至為淺薄!
道法窈窈冥冥,時刻須得以身證道!
虛化外相,自性真心,堪破?堪不破?
還須自己親身走了一遭,才敢斷定。
如今,他身陷外相迷亂之間,才恍然發覺,世人皆容易被色相迷惑,沉於**之中,並不因世人淫奢,而是這外相並不是輕易能夠掙破的。
老天既降下劫難有意考校。
他還需迎難而上。
他遙望著止水峰的方向,默念道,師父,修行之路還需親力親為,靠不得他人,我此回不告而別隻為審定道心,堅定心性,這一別也不知何時才能整頓周全回山見你,望你能顧好自己,莫要為我牽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