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缺為了此事暗自思量很久,難道是因為自己曾經魔氣入體,所以與周遭之人的修煉曆程有些不同?他曾聽留雲說過,魔修肉體強橫,自己這精粹的肉身難道得益於魔氣?可是他體內絲毫探尋不到一絲一毫的異樣氣息,雖然有些古怪,倒也沒有給他造成什麼困擾。又或者是因為爹爹曾用五百年真元為自己加持?
不管怎樣,煉缺都打算按下不動,自從上次在問心池被赤鬆老祖不分青紅皂白的折辱了一回,差點斷送性命,他現在回想起來還有些心有餘悸,不敢隨意暴露自己的過往。畢竟門中不乏這樣仙魔妖誓不兩立的同門,還是收斂點好,若是被那些人得知,豈不又會莫名其妙被人折辱。他隻能等到築基以後,境界有所提高,再來探尋這絲外來靈氣到底是何種氣息。
這次出關,煉缺並不著急繼續突破。離門內大比還有九年時間,按著自己的進度,突破煉氣後期衝擊築基還是有七八分把握的。現下應該先穩住境界,擴充經脈,到時築基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這幾年他練劍初成,雖然還沒練出劍招,於劍道上卻也有些微領悟,已經能在揮出九招基礎劍式的時候揮出一絲凜然劍氣,日後好生參考琢磨,待到築基也是自己的一大助力。
想到此,煉缺心中頗有感念:閉關一晃三年多過去了,墨真人都不曾現身,或許真個忘了自己吧。
定了定心神,煉缺心道,墨真人於我有恩,我和他亦不算有多少情分,他待我還這樣寬厚,我怎能計較於他。且我們之間境界修為差距如此之大,也無法與他平等相交,想這些作甚?眼下要做的是修習從藏經閣換來的兩本法訣,為大比做準備才是正事。
他拿出儲物袋中的一枚玉簡仔細觀看一番。這一枚玉簡包含適合木靈根屬性的法術十來種,譬如有催生法,即在鬥法之時將種子催生成植物,或纏繞,或攻擊,或護持自身。也有隱匿法,即將自己氣息與植物氣息相融,隱藏在植物之中,躲過他人神識的搜索。還有布陣法,即按照植物不同的陰陽屬性排列布陣,將他人圈製在自己的法陣之中進行攻擊,用樹木作法,氣息自然圓融,沒有那麼多人為的痕跡,容易被人忽略誤入陣中,也算是個絕妙的法術。如此還有幾種,不再贅述。
煉缺心想,自己有了飄零劍法,也習得一些時日有了基礎,一旦對敵,不至於太過倉促,好生參悟著必定有用,現下隻是煉氣修士,不必貪多修習過多法術以免亂了心神,這本《萬青訣》倒是不用著急學習。反觀自己卻一點防身躲避的技巧也沒有,若是對敵不濟,便隻能生生受了。此時該先練習這門技巧,有了保全的手段再談別的也不遲。於是,神識探入刻有《飄渺神行錄》的那枚玉簡,細細琢磨了一天,打算從它開始。
《飄渺神行錄》隻是一部教人馭氣行走的要訣,主要有騰,挪,轉,側,躲,閃,避七要式。無論何種靈根屬性修為境界都可以使用。此法訣的身法要式皆按照五行八卦排列,它隻需修行之人打出一點真元於太衝和丘虛兩處,運動足下,按照要訣便能使出快速變幻的身法。當然,修為境界越高,對靈氣的掌握越精準之人,身法便會越快,看似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因此名曰《飄渺神行錄》。此法還有十六字要旨,曰“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
煉缺按著身法要訣琢磨一陣,歎道,果真神妙。隻是若要到達有如神行的境地,還不知要花去多少功夫苦練。
他收束心神,往太衝,丘虛兩處注入一道真元提起一口氣照著法訣中的步法走了起來,立時腳生煙塵,行蹤詭譎,身法多變,有若神助。他平時運起真元奮力拚跑也不及今之一二,騰挪躲閃皆在一念之間,最妙的是如此之快的速度,若要止身立住,也不費吹灰之力,宛如閑庭信步,讓他大為驚喜。有了這般身法,以後鬥法之時自保又多了分信心,且若能趁其不備進行攻擊,還得了些勝算,正是一舉兩得。
這樣想著,他更加用心了,一遍一遍的照著法訣練習。隻見院中一抹青灰色的人影宛若水中洛神,羅襪生塵,行走之風帶動蹁躚的桃花,漫天起舞,真真一副靈動仙姿。
煉缺這樣勤學苦練了三個多月,腳法逐漸純熟,運用真元時也不像初時那樣耗損巨大,隻需輕輕提起一口氣便成,走起來行動如風,更多了些飄逸瀟灑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