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大師兄上
太和山位於大盛皇朝慶州境內以北,景色優美,風景如畫,但因山險林深,卻是很少有文人墨客踏足,就連附近幾縣百姓結伴踏春也很少來此,這便使得太和山幽靜孤立,與世隔絕。
太和山高不到千丈,除去山腳至山腰位置常人可踏足,再往上山勢大變,陡峭如與天垂直,根本無踏腳之地,常年更是霧氣將太和山自腰間攔腰而截,峰頂刺破霧氣直衝雲霄。
每當太陽升起之時,可看到朝陽立於峰頂之上,其峰頂被百姓稱之為金頂,寓意可以接觸到太陽的地方。
山下有個與世隔絕的村子,靠山吃山,民風樸實,他們世代居住於此,自然知道一些外人所不知之事,山上有座名叫玉虛觀的道觀老少皆知,世代相傳。道觀中人居於令人望而怯步的金頂,被村民稱為活神仙。
除了神仙誰能登上這陡峭懸崖?
實際上村子有不少獵戶藝高人膽大也想攀上主峰金頂目睹其景,看看這些神仙住的地方是不是亭台樓閣,金碧輝煌,仙氣氤氳,仙鶴啼鳴。可惜他們全部被山腰處的常年霧氣所阻,在山腰迷失方向,最終不知不覺又走回原點。
此類事件不計其數,但古怪的是無一人迷失道路葬身其中,百姓認為這是金頂神仙對他們的警告,於是山下村民再無人敢妄圖登峰,對金頂那些神仙更加敬畏。
撥開雲霧,主峰金頂有一座令人驚歎的古樸建築群,占據整個金頂,常年霧氣環繞,確實如仙境一般,隻不過沒有仙鶴,沒有仙人,有的不過是粗布麻衣的道人以及終年不斷地鍾聲。
山上道人並不多,不足五十人,他們與世隔絕,終生粗茶淡飯研讀道典,是真正的道門苦修士。
世人隻知龍虎山正一道,終南山全真道是道門南北祖庭,隔江而立,鮮少有人知“玉虛觀”,更不知當年道祖便是在此著書“道德經”創立傳承至今千年的道門。
此時正值晌午十分,豔陽高照,整個金頂金燦燦的,如披上一層黃金外衣,鍾聲響起,震蕩四方,常年彌漫道觀的霧氣都仿佛被鍾聲震得四散開來,難得露出道觀全貌,山下村民問聲抬頭看向雲霧環繞的金頂********,鍾聲一日三響,寒暑不斷。
道觀後門吱嘎響起,四位身著青色道袍的年輕人偷偷摸摸的魚貫而出,四人東張西望唯恐旁人看到,見四下無人,快步向著後山而去。
太和山後山比不得前山,是真正的常人難以踏足,怪石嶙峋自是不在話下,猛虎野獸,毒蟲蟒蛇才是真正可怕所在,山下獵戶有膽嚐試攀登金頂卻無一人敢去後山一探究竟。
四人行走於後山深林卻如履平地,神色輕鬆交談嘻哈,仿佛在逛自家後花園,對危險茫然無知,深林並無道路他們卻極為熟悉,完全不會迷失方向,左拐右轉,很快不遠處一處峭壁印入眼簾。
“快看猴崖到了!”一位書生氣質的十五六歲少年指著峭壁道。
身邊年紀相仿的少女好奇睜大眼睛,雙眸神采奕奕,仿佛發現新大陸。
在前麵領路兩名少年年紀比他們要大,十七八歲的樣子,身子也比後兩人高不少,其中一人身材臃腫,胖的跟個球一樣,走起路來左搖右晃,一臉富態,聽到書生氣質少年大呼小叫,一臉不耐煩,伸手照著腦袋便是一巴掌。
“小點聲,若是驚動猴王,小心我削你。”
胖子一臉惡相,被打少年卻不惱,不好意思的歉意笑笑,伸手摸摸被打之處,不好意思道:“四師兄,我這不是不常來麼,難免失態,師兄莫怪。”
胖子身邊另外一人身材消瘦,個頭卻高,比胖子高了半頭,相貌英俊,見師弟被打也不反駁,一臉恨其不爭,道:“老六,你也太好脾氣了,被打連個屁都不敢放,要是放我身上,早就一拳把他打趴下。”
“吆喝!”
胖子眯眼看向瘦子,雖是抬頭看,但給人感覺卻像是居高臨下,陰陽怪氣道:“怎麼著?打抱不平?要不咱倆在這裏先練練手,做師兄的給你鬆鬆筋骨,免得一會真遇到猴王,你小子四肢僵硬跑都來不及。”
瘦子故意抬高頭,微微眯眼,俯視胖子,不屑道:“死胖子,你就比我早磕頭所以做了老四,別在我這師兄師兄的,真當我怕你?練練就練練,免得猴王來了,你這肥豬跑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