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本人一直從事音樂新課程的培訓任務和高師《音樂課程與教學論》的教學工作。如何讓中小學音樂教師和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學生更好地學習新課程、走進新課程、掌握新課程,是我近些年來一直在思考的一個課題。我深知,要做好這件事情自身的努力學習與研究提高是非常重要的,雖有十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經驗,但“學而後知不足”,深知要學習、補課之處甚多,我堅信勤能補拙。幾年來,我閱讀了大量教育理論和音樂教育課程專著,多次聆聽課程改革專家講座,觀摩新課程理念下的音樂教學優秀課例,指導學生按照新課程要求實習上課……通過這些方式將自己積極融入到音樂課程改革之中,學習新課程、實踐新課程、研究新課程,積累了大量第一手材料,獲得了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掌握了音樂新課程的基本精神。
作為一個青年教師,應善於向導師和前輩學習,在音樂教育研究的過程中,我很榮幸地拜一些著名學者、前輩為師,並在他們的指導下參與了許多有關音樂教育學的課題研究工作,如參與基礎音樂教育課程改革專家金亞文主編的《小學音樂新課程教學法》《初中音樂新課程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編寫工作,參與湖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院長朱詠北教授主編的《新編音樂教育學》(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年版)編寫工作,參與湖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教授吳躍躍主編的《新編音樂教學論》(湖南文藝出版社,2005年版)編寫工作等等。這些實踐使我獲得了許多關於音樂教育學領域的相關信息,給了我從不同角度和側麵探討音樂教育教學有關問題的機會,對我熟悉和研究音樂新課程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特別是當我主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課題研究機遇來臨時,它引發了我將課題研究的係列成果寫作成書的動機與願望。
本書可以說是本人近幾年來學習與研究音樂新課程的一個階段性成果,其中有些內容已經以論文或案例的形式公開發表過,有些內容是學習筆記,是我在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對音樂教育教學的反思、總結和提煉。自我擔任高師音樂教學法教學工作後,我邊教邊學,邊教邊研,學中教,教中研,教學相長,教研相長。這本書是因教學需要而寫,書中的許多內容都是以我的講稿為雛形加工而成。本書的寫作是一個艱苦的曆程,同時也是一個不斷積累知識和提高理論水平的過程,常常經曆著由教學理念到思維方式和教學行為的巨大變化,其間一連串的靈感與火花悄然迸發,雖然路途坎坷,但總算看到了光明。
本書是湖南省“十一五”教育規劃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課題《音樂新課程教學法研究》成果之一。在課題的選題、研究和寫作過程中,得到了湖南省教育廳、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領導和一些新課程實驗學校音樂教師以及湖南人民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並表示衷心的感謝!
特別感謝教育部音樂課程標準研製組組長王安國教授在百忙中為本書作序,感謝教育部音樂課程標準研製組核心成員金亞文教授百忙中審讀本書,感謝湖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吳躍躍教授對本書提出寶貴建議。
由於本人理論與實踐能力所限,盡管付出了種種努力,仍難免有所紕漏和錯誤,因此在謝謝各位讀者與老師選擇了這本書的同時,衷心歡迎大家對本書提出寶貴意見和批評。
龍亞君2006年6月1日於長沙